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屏幕依赖症”你中招了吗?

来源:西安日报 2019-08-13 04:45   https://www.yybnet.net/

“屏幕依赖症”(东方IC)

■记者廉晶

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普及,推动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是,在享受电子屏幕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少人发现自己已经很难再适应没有屏幕的生活:上班途中、饭桌上,甚至上厕所时,都必须盯着电子屏幕才会觉得踏实;一旦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电量耗尽或者较长时间没有接触电子屏幕,自己就会变得十分焦虑。这种对电子屏幕的过度依赖,被形象地称为“屏幕依赖症”。我们为什么会对屏幕产生依赖?如何预防自己和孩子成为“屏奴”?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电子屏幕“入侵”未成年人生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的规模为8.02亿。而电脑、手机是上网的必备工具,因此我国接触电子屏幕的人群数量之庞大,可想而知。

自称“手机依赖重度患者”的张庆(化名)告诉记者,手机曾是她治疗失眠、宣泄情绪的秘密武器。她曾经每天晚上必须刷着手机才能入眠;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把所有的社交软件浏览一遍。而且,手机还是她与爱人的“红娘”。但是步入婚姻后,她发现手机反而成了她与爱人之间的障碍。手机微信里热情幽默的爱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与她交流。“手机屏幕好像在我们之间隔了一道鸿沟,也把我们分裂成虚拟和现实两个不同的人。”张庆(化名)说。

不只是成年人,儿童也成为“屏幕依赖症”的易患人群。家住灞桥的何盼(化名)最近就发现,她刚满四岁的儿子似乎对平板电脑有些上瘾。以前为了哄儿子吃饭,她和老公经常拿着平板电脑播放儿歌,没想到如今他经常一个人玩游戏,而且一坐就是个把小时,与父母的交流互动明显少了很多。有时候她强行收走平板电脑,儿子还会哭闹不止,为此她经常打开电视播放动画片来转移儿子的注意力。儿子的种种表现让她有些无所适从:“我感觉他已走入一个被电子屏幕包围的怪圈,但是又很无奈。”

其实,屏幕“入侵”未成年人生活并非危言耸听。据团中央权益部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7月,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达到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7%。

过度依赖屏幕危害身心健康

“虽然带个‘症’字,但是在临床上,屏幕依赖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医学意义上的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卫生科副主任陈策告诉记者,屏幕依赖与网络成瘾的表象相似,都是一种行为成瘾。其表现是反复出现具有强迫性质的冲动行为,尽管成瘾者深知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仍执意坚持。尽管在医学角度上,这并非一种疾病,但它对身心的危害却是显而易见的。

陈策称,过度依赖屏幕对专注度和注意力都会产生影响。“电子化阅读是一种速食、碎片化的文化,跟速食方便面一样,吃多了必然伤身。”她表示,除了心理和情绪上的影响,长期盯着电子屏幕对眼睛损伤也是无法估量的,甚至会有失明的风险。此外,屏幕依赖会让原本可以健身、聚会、娱乐的时间大大缩水,长此以往,生活方式便会悄然改变,一些慢性疾病如腱鞘炎、颈椎病等也会不期而至。

“依赖屏幕必须要有一个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热点专家王晓勇认为,屏幕只是一个工具,使用屏幕的目的是为了给生活和工作“减负”,如果过度依赖屏幕,实则是将便捷的工具变成了生活本真,从而让人失去了探索真正生活的兴趣,本末倒置,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屏幕里呈现的看似文化的东西,是与日常生活脱节的文化;屏幕里通过图像呈现出的生活,是把具有立体感、多层次的现实生活压缩之后的生活。“因此,依赖屏幕不仅不会让我们变得高智商、高情商,还会让我们变得肤浅化和平面化。”

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屏幕依赖症”特征的人,由于过度依赖屏幕,热衷于线上沟通的方式,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英国儿童健康教育专家埃里克·西格曼在《国际儿童神经病学协会杂志》发表文章称,两岁前使用电子产品可能引起“屏幕依赖症”,对电子设备上瘾,而且可能会持续一辈子。“屏幕依赖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会让孩子变得冷漠,每天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王晓勇说。

学会对屏幕说“不”

科技在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中不可或缺。我们该如何降低电子产品的危害,让电子屏幕成为真正的益友良伴?

“要有意识地远离电子屏幕,培养譬如体育锻炼、书籍阅读之类的新的兴奋点,让新的兴趣爱好填满被屏幕占据的时间。”陈策称,儿童、青少年因自控能力较差,成为屏幕依赖的严重受害者。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儿童、青少年与屏幕亲近的机会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怎样才算适度接触呢?世界卫生组织指出:5岁以下儿童需要在发育关键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运动和充足睡眠,2至5岁的幼儿每天在屏幕前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2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接触所有电子屏幕。

改变自身习惯固然重要,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也必不可少。王晓勇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屏幕依赖危害性的宣传与科普。要对屏幕依赖的影响开展社会调研,并向公众公布调研数据,用数据告诫人们远离手机。其次,成年人对屏幕的依赖属于工具性的依赖,而小孩子的依赖是本质依赖,所以学校要尽量减少使用手机布置作业,让校园回归传统。最后,他呼吁政府立法,从法律层面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合。从而让全社会重视起来,形成全民科普观念。

“只有形成全民科普观念,屏幕依赖现象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缓解。”王晓勇说。

新闻推荐

西安专家“解密” 藏羚羊种群迁徙

迁徙的藏羚羊。(吴晓民摄)本报讯(记者张潇实习生郭赋)“现在的数量,对于29.8万平方公里的羌塘保护区来说,也仅仅是达到...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屏幕依赖症”你中招了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