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记忆中的西安市越剧团

来源:西安晚报 2019-08-11 03:43   https://www.yybnet.net/

□李启明

西安钟楼东南角向来是繁华地段,上世纪50年代,这儿的解放市场里有很多剧场、书场、商铺、茶社、书摊,是市民购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956年,乘着上海交大西迁支援大西北的东风,大上海美发店、东亚饭店、东亚照相馆、东亚服装店、东亚洗染店等一些华东“风味”的店铺相继落户东大街、骡马市,也就是在这时,上海著名的“新新越剧团”在团长高剑琳、副团长许瑞春的带领下,30多名演职人员来到西安,落户在骡马市小剧场院内,并重组为“西安市越剧团”。不久后,市文化局将上世纪50年代初建造的解放剧场划拨给新组建的西安市越剧团,作为固定的演出场地。在我的记忆中,西安市越剧团曾上演过《鸡毛飞上天》《七月流火》《杨乃武与小白菜》《家》《祝福》《谢瑶环》《文成公主》《阿倍仲麻吕》《盘夫索夫》《拾玉镯》《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1962年,我工作的单位在东郊洪庆田王一带,距市区30多里。由于特别喜欢越剧,但凡市越剧团有新剧上演,我都会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进城,花3角钱看场戏。看完后我还要留存一张剧情简介说明书,作为纪念。1964年我进城,在饭店做财务工作。闲暇之时,常约三五好友结伴看越剧。每到演出结束时,观众脸上带着满满的喜悦,有说有笑地从剧场散去,此时的我感同身受。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越剧团被解散,演职人员大都去了上海、南京,加盟那儿的剧团,留在西安的骆喜凤、支月亭等人也改行另谋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安市越剧团恢复建制。1988年,西安市越剧团撤销,部分演员回上海等南方城市发展,一部分则留在了西安,时常参加一些小型的越剧演出。

西安市越剧团中,走出了不少越剧名家,如高剑琳、许瑞春、曹玉珍、姚月红、胡少鹏等,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那个年代西安“越迷”的心中,并在西安戏剧史上永放光彩。

新闻推荐

男子为了逃避停车费 网购假车牌被交警识破

本报讯(首席记者李佳实习生丁彧莘)近日,西安交警新城大队交警在华清西路附近一地下车库内巡查时,发现一辆轿车车牌异常,车上明...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记忆中的西安市越剧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