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 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供图
本报讯(记者郭旭)近年来,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深入实施,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辖区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3%,林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多样性呈现良好态势。
森林是鸟兽依赖生存的根本,目前,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已成为秦岭北麓森林鸟兽重要的栖息地之一。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隐蔽、安静的筑巢造穴之地。喜鹊、山雀等常见鸟类及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等珍稀鸟类在林区安家,羚牛、野猪、斑羚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黑熊、金钱豹等往昔难觅踪迹的珍稀动物业已现身。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西安市小王涧林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明显带动林区鸟兽“指数”走高,林场已成为森林动物的乐园。
据林场工作人员介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林场别说国家二级保护珍禽红腹锦鸡了,就连环颈雉(野鸡)、山雀等常见鸟类也难觅踪迹,几近消失。现在,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沟道、山脊、山梁处处鸟鸣,雀儿欢飞。
林场最高峰海拔3000多米,其顶部属秦岭林区典型的高山草甸带,仅生长有草本植物,远看光秃秃的,故当地人称之为“光头山”。光头山虽不长树,却林草茂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最佳“食府”,重要的栖息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光头山羚牛种群数量已由原来的60多只增加到200多只。
走进林场,王家河镇群众表示,前些年,起初在庄稼地里,扎几个草人,风一吹,野猪、斑羚等动物就跑了。后来呢,草人不起多大作用了,尤其是野猪,来的时候成群结队。这些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植被恢复明显,野生动物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乐得逍遥自在。
近年,林场设置科研监测线路6条,布设远红外相机30余架,全天候对林场资源状况进行监测。目前,监测发现,野生金钱豹、黑熊、猪獾等珍稀动物现身林场,种群恢复态势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近日,来西安市旅游的中外游客与日俱增。钟鼓楼、大雁塔、书院门、大唐芙蓉园等名胜古迹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品美食、看演...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