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街头调研“车让人、人守规”情况记者 张佳 摄
“车让人”是一个城市的风度和修养,自2017年西安倡导“车让人”以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明显增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8月1日上午,市政协举办“车让人、人守规”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委员、交警、司机、市民代表,通过协商视察、座谈交流,一起探讨以交通文明推动城市文明。
委员
关注“车让人、人守规”问题
斑马线上的交通安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市政协委员李煦和王红玲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两位委员调研发现,2018年西安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后,“车让人”已经成为西安街头的一道风景线,但在“车让人”的同时,一些行人在过斑马线时没有时间观念、看手机、打电话、甚至闯红灯过斑马线,造成拥堵和安全隐患。
委员们建议测评人行横道信号灯流量情况,在相对车道数多、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地段,增设人行横道信号灯。在人流量车流量大但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路段,增设摄像头,对行人斑马线不守规进行监控。在驾驶员与通过斑马线的行人间设立能迅速相互沟通的规范手势,方便双方判断意图,节约等待和通行的时间。
交警
“人守规”没跟上“车让人”的步伐
据交管部门统计,目前西安机动车保有量为340万辆,全市现有机动车驾驶员440万,占常住人口的44%,年均增加35万人。
2017年交管部门在全市设置150个整治点位,从市公安局机关及各分县局抽调600余名警力配合交警支队重点针对“车不让人”等交通陋习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同时采用了新的科技手段,配发200余个移动抓拍“布控球”在西华门等主要路口主干道,设立人脸识别系统,并树立执法记录仪就是移动电子警察的理念,重点针对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录入。据统计,2017年交管部门处罚车不让人46.7万例;2018年处罚车不让人34万例;2019年截至目前处罚车不让人11.92万例,违规车辆明显减少。
交警莲湖大队西华门中队中队长吴刚说:“执法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能支持和配合交警工作。我们在车让人、人守规上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也很明显。我们中队针对‘车不让人’的执法量就降低了75%。”但吴刚也坦言,相对于“车让人”,“人守规”的步伐好像慢了一点。为此交警支队在西华门十字专门建立了行人、非机动车教育处罚站,在硬件上配备人脸识别系统,对不守规的行人进行抓拍,强制他们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吴刚希望行人在过马路时要遵守信号灯,结伴而行,快速通行。如果车和人之间都能换位思考,大家都养成好习惯,也能为缓堵保畅做贡献。
司机
建议利用地铁通道分担地面压力
市公交总公司在全体驾驶员中推出“5321”车让人标准,“5”是公交车在距离路口或斑马线50米处,观察并减速;“3”是距离30米处,提前减速;“2”是距离20米处,车速减到15公里/小时;“1”是距离10米处,当前方有行人通过时,驾驶员必须停车让行。
公交驾驶员付翠发现,精确控制行人信号灯的通行时间,可以提高十字路口的通行效率。同时她认为在地铁的建设、设计和管理上,也要考虑过街通道的功能,利用地铁的地下通道,可以有效分担地面交通压力。
树立现代交通安全意识,引导大家安全过马路也很重要。付翠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和不开车的人还在用传统的方式过马路,他们认为直行红灯亮了,行人就可以过马路了,但却忽略了转弯道还有车在行走。现代交通信号灯的复杂程度,他们还没完全了解。
专家
“车让人、人守规”是守法意识问题
斑马线既是安全线也是生命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袁林江认为,车让人、人守规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明问题,实际是个守法意识的问题。已经规定了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在文明社会中,车和人就都应该有守法的红线意识。
道路是车和人共有的,有交叉的地方易出现问题,他发现在信号灯设计上,只要在转弯车道和行人控制灯上做一些科学分流,就能有效避免人车混杂。行人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交管部门对行人的违法行为也要严抓敢管,避免法不责众,城市文明是靠一代代人在法律框架下完善的。
长安大学城市道路交通研究所副所长邵海鹏认为,在道路上车和人都有路权,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只有通过严格的法治,让人们才能形成习惯,才能建立文明社会。
如何才能更加有理有据地从法律层面规范路权呢?他认为,道路交通设计,标识、信号等都应进一步完善,以支撑法制建设。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规范标准也应该因地制宜,这样更符合地方特点。
市民代表邹家宏认为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车让人、人守规”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能只靠一个部门来治理。要从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思想上引起重视,不仅要引起成年人的重视,也要引起小孩子的重视,从学校开始,从学生开始,从小加强教育,帮助孩子从思想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文景小学校长陈宏说,法制课也是公民课。车让人有标准,但人守规的标准在哪里?怎么遵守?这些都需要更加细化、科学、有操作性地指导。只有明确了各种标准、规章、制度,才能形成长效机制。记者张佳
新闻推荐
武汉名优创新产品(西安)展销会 9日将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本报讯(记者南江远)昨日,武汉名优创新产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办。记者获悉,该展销会将于8月9日至11日在西安曲江国...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