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加,交通供需矛盾突出,为全市交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繁重的交通管理压力和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在已有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汇集融合互联网路况数据、公安交管业务数据和图像数据、海量浮动车数据及机动车停放中心、地税、保险、交通、气象等部门数据,建立了集交通综合监测、可视化指挥调度、精细勤务管理、互联网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在交通精细化管理、违法精准化打击、公众出行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厚积薄发
——西安交通管理进入新时代
在“2+5智慧交通规划”基础上,西安交警经过不断融合、升级,初步打造了符合西安路网实际、交通管理特征、群众出行需求的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作为西安交通管理的神经中枢,集交通综合监测、可视化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现已实现一屏全域感知、一屏综合监测、一屏统筹决策、一屏科学评价、一屏多方协作,标志着西安交通管理由此进入全新时代。
据了解,西安交警新建的可视一体化指挥大屏,屏幕面积比标准的羽毛球场略小,配合高清LED显示,可实现对西安市交通全要素概览,一张大屏可对城市道路通行状况、各类交通事件、全市警力分布、路网分布、重点道路区域等信息实时综合呈现。通过交通指数、延时指数、市区均速、在途量、拥堵里程、交通安全态势、警力覆盖率等动静结合的交通运行状况评估指标,把脉古都交通,实时反应交通健康状况。
最强神经中枢
——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破除数据“烟囱”多系统信息融合初现成效
西安交警依托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地图及动态交通数据服务商和数据资源,构建了“西安交警互联网+路况大数据”平台。同时,融合了西安交警自身卡口、地磁、微波、信号机及道路施工等数据,互联网浮动车数据,西安交警互联网端微信、西安交警APP违法随手拍数据、一键报堵数据、交通设施故障上报数据等多源数据。此外,加上气象、交通、停放中心、城管等多部门数据,数据接入总量达600多亿条,日均新增3200万条。
该平台的九大功能模块涵盖了路况巡航、堵点云图、道路热力、一键报堵、路口画像等数十个实用“明星”功能,全数向群众开放,在西安交警微信号、西安交警APP、支付宝生活号上均可查看使用。不管是西安土著,还是初次来西安的游客,有了“城市大脑”指挥中心的加持,不仅出行不再困惑,分分钟变身西安交通专家。
最亮双眼
——西安交警智能视频巡检治“交通未病”主动警情发现率提升30%以上
传统的交管视频巡检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对遍布街面的视频进行抽检,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西安交警最新创建应用的智能视频巡检系统,将城市大脑感知到的路况数据,以及122报警数据等信息,与智能视频摄像头进行同步关联,智能发现事件,提供焦点指引。在引起交通警情之前抢先发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设施故障等异常情况,实现工作人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查看交通隐患。
自智能视频巡检应用以来,警情发现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了30%以上。而随着系统算法的不断自我优化,同时配以发现设备数量的增加,交通事件的主动识别准确度、广度会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最快双腿
——可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一张图闭环作战每日处置警情2000+
西安交警依托交通事件视频分析监测、多种路况感知技术和警务智能终端应用,初步建立了情报分析、指挥调度、精准勤务、勤务督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通过将各类系统、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动态呈现在大屏上,再经系统自动研判、及时预警,用大数据支撑扁平化指挥调度。
该系统对警情处置的全流程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实现了警情感知、警力分布、警情指令下发、现场处置、情况反馈、复盘推演等全流程可视、可追溯。此外,系统实现了对遍布街面的电子诱导屏、道路施工信息的实时更新、呈现。
最巧双手
——信号灯监测评价全时感知精确诊断
从交通工程学的角度,拥堵治理的本质是对静态路权和动态路权进行合理分配,最大程度提高现有交通条件的通行能力,以达到时间、空间上交通流的平衡,而信号灯配时优化是进行动态路权分配的主要手段。
自2016年,西安交警专门组建了信号灯控制优化团队,聘请专业团队负责全市智能信号灯的控制配时工作,组织各大队业务民警组成了“信号灯专班”。同时,充分利用专业地图公司提供超过10年的动态交通大数据,建立了全面、智能的交通运行评价体系,创新建立信号灯监测评价系统,将互联网大数据赋能给传统信号灯控制团队,解决传统信号灯控制痛点。还建立了交通状态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交通问题全面诊断、信号配时科学优化、信号灯优化评估反馈闭环的交通调控机制。
城市交通心电图
——科学三相交通流重点道路精准监测
为精准监测市区主要道路全天运行情况,西安交警在全国率先推出三相交通流模型,把握路段通行规律,从拥堵的源头进行诊断。
所谓的三相,是指时间、空间、交通指数,利用三个维度的结合,精准挖掘道路拥堵时段、拥堵起源、蔓延规律,对每一条道路交通拥堵的时空规律进行精准刻画。例如在西二环南段,通过三相交通流,可知此路段拥堵最严重的区域为丰镐东路至团结中路段,拥堵起点为丰镐东路至团结南路,随后向南二环方向蔓延。用三相交通流模型指导各大队精准派警,真正实现数据驱动勤务,提升指挥调度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三相交通流也可以实现对历史数据进行总结,寻找规律,进行研判预测,指导合理部署警力。目前,西安交警已构建了多个算法模型,全面优化交通管理水平。
最敏锐神经末端
——西安交警智慧AR三大酷炫黑科技助力交通难点管理
目前,西安交警还打造了两条交通管理硬科技示范路。每个路口采用高空全景摄像机加若干个低空摄像机,组成对路口各交通要素进行全面感知的视频监测系统,可实现路口信号灯的实时监测、自适应调整,路口各个方向的车流量、排队长度、行车速度的实时监测。
同时,西安交警利用AR三大黑科技对路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数据进行采集曝光处罚。在路口安装了行人闯红灯监测设备,可实现对闯红灯行人进行识别,面部图像进行抓取,与数据库数据进行对比识别;利用非机动车监测设备,对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抓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实名检测,现阶段可将违规行人、违规非机动车在十字路口的曝光屏上进行实名曝光,并建立相关违规信息数据库,为下一步对接城市居民文明征信体系积累数据;利用最新的声呐监测设备,对进出禁鸣笛区域的机动车违法鸣笛行为进行监测抓取,正确识别率高达99%。
多措并举治顽疾
——科技助力静态交通管理
破解停车乱、停车难,是城市治理面对的共同课题,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和决心。西安交警积极向科技信息化寻求答案,目前已接入市区1398处停车场信息,每天获取50~60万条动态泊车数据,这些数据在出行诱导、违法打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依靠掌握的实时停车场泊位信息,通过自有互联网终端向市民提供停车引导服务的同时,也为市政决策部门规划建设停车设施提供参考。
此外,警务终端的一路扫功能,对违停行为进行采集的同时,可关联排查机动车违法状态,“批量催挪车警告+拖车拖移”一套组合拳,在西马等国际赛事、大型活动举办时大显身手。
为保障“西安年·最中国”活动顺利进行,西安交警大胆尝试,采用指挥中心大屏直播互动指挥方式,坐镇指挥中心,总览各辖区交通概况、勤务部署情况、警员位置信息、多路现场视频实时切换、活动现场实时图文信息交互,打造了大型活动指挥作战一张图新模式;同时与西安急救中心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及时应对急救任务过程中对重危病人的护送需求,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运用大数据技术持续拓展便民服务领域,为群众打造了三个触手可及的指尖终端——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西安交警APP和支付宝城市服务,实现了多个业务的在线全流程办理,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得到市民群众及省市领导一致好评。
砥砺奋进,拥抱创新。西安交警将5ABC(5G、A-人工智能、B-大数据、C-云计算)作为交通管理突破口的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正在逐步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不断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慧交通的应用能力向更高台阶迈进。
李怡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华实习生李彩姚)近日,西安航空基地城管执法队员深入辖区一线企业、小区、机关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模拟执...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