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向华
走进“十名先进村”之一的西安市鄠邑区五竹街道野口村,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污水处理、户改厕、美丽乡村等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原来,为进一步促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档升级,西安市鄠邑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大胆创新,寻求突破,建立了流动红(黄)旗制度,设定具体的指标,每月对各镇街、景区管理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进行评比,对整治成效突出的前十名行政村授予红旗表扬,对落实不力排名后十位的行政村实施挂黄旗警示。
流动红(黄)旗制度的实行,掀起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每月11个镇街、景区管理局各推荐上报当月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3名先进村和3名后进村。区人居办联合区城管、水务、建设、卫健等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进行综合考核评比,评选出当月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十名先进村”和“十名后进村”,授予流动红(黄)旗,并在全区进行通报。同时,在区电视台定期进行滚动播报,在全区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激励全区各村狠抓整治、争当先进,增强镇街和村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开展“争红旗”活动,是鄠邑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激励基层干部干事热情的一项重要举措,吹响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比、学、赶、超”的号角,提升了村干部的争先创优意识,给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油鼓劲。流动红(黄)旗每月月底由区人居办向各镇街、景区管理局集中颁发,再由各镇街、景区管理局向先(后)进村授旗;也可举行红(黄)旗集中授旗仪式,由区级领导在全区大会上向先(后)进村进行授旗。通过近几个月的活动来看,挂红旗的先进村受到了鼓舞,而挂黄旗的后进村也能直面问题,花大力气迎头赶上。流动红(黄)旗制度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鄠邑区已开展了4期流动红(黄)旗评比活动。7月5日下午,今年第四批“十名先进村”和“十名后进村”纷纷插上属于自己的旗子。
“十名先进村”之一的五竹街道野口村村支书姜军仓说:“得了红旗是一种荣誉,村民感到很自豪,但也是一种压力,督促我们要做得更好。”
甘亭街道青羊寨村则为一面黄旗而焦虑。村口几个村民纷纷表示:“我们村被评为‘十名后进村’,黄旗挂在村口,我们感到很丢脸。”村两委则明确表态,接下来村里要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破旧房等情况进行整治,在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上狠下功夫,力争下个月挂上红旗。
景区管理局教场村在3月份被评为“十名后进村”挂上黄旗后,村全体干部和群众知耻而后勇,通过在先进村观摩学习,查找差距和不足,经过2个月的全力整治,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6月份被评为全区“十名先进村”并授予流动红旗。
新闻推荐
如何填报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据悉,7月31日—8月2日,西安市教育局以及新城区、未央区、雁塔...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