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活动现场记者 尚洪涛 摄
本报讯(记者张静实习生袁嘉欣)28日上午,西北大学出版社与西北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海外中国研究书系·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以下简称《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首发式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丛书中方主编、长江学者李浩教授介绍了丛书译介设计与出版宗旨,丛书日方主编、日本专修大学松原教授从中日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日本汉学界唐代文史研究最新成果,日本中央大学妹尾达彦教授及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做专题发言。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主持了首发式。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其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博大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不仅影响着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形成,亦对日本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日本传统社会正是借鉴、吸收唐代文明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样态。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成为时代主题。译介出版该书系,正是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学术举措。
据悉,《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遴选日本唐代文史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八部著作,内容涉及唐代政治、经济、军事、礼制、文学、财政、地理、都城史、农业等方面,史学、文学著作各半,史学研究著作包括妹尾达彦的《隋唐长安与东亚比较都城史》,金子修一的《中国古代皇帝祭祀研究》,丸桥充拓的《唐代军事财政与礼制》,石见清裕的《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四部史学研究著作,全面剖析了唐代的制度与信仰体系。文学研究著作包括松原朗的《晚唐诗之摇篮——张籍、姚合、贾岛论》,古川末喜的《杜甫农业诗研究——八世纪中国农事与生活之歌》,埋田重夫的《白居易研究——闲适的诗想》,冈田充博的《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考》。四部文学研究著作,从另一个侧面映衬出唐代社会的繁荣兴盛。
《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以日本汉学界唐代文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总体揭示唐代文化与文明对日本社会形成的影响,呈现现代日本学者对出土文物和传统文本的另一种解读,展示其细部把握和全局关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重视传承、开放自由的文化观念,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多样性思考领域。据作者之一的妹尾达彦介绍,丛书收录的都是日本学界最前沿、最富个性的论著,通过日本学者的研究,一定会给予读者充满多样性和新鲜感的中国文化阅读体验。
这套丛书共8册300余万字,是中国社科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八位翻译专家及三位旅日学者潜心四年,协力公关的学术成果,其出版对繁荣学术,促进唐代文史研究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将对加强中日交流,促进中日友好合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为营造扫黑除恶强大声势,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近日,西安碑林区法院组织20多名干警走上街头,以“面对面”“点对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