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学生的成长是一位又一位老师接力辅助的过程,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那些默默无闻,却为孩子们的成长奉献一切的好老师中的代表。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王小军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让未来的路走得更稳
王小军是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的物理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在任教高中物理的16个年头里,获得荣誉无数。他是陕西省第五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北大学优秀教师、西安市骨干教师,荣获物理竞赛陕西省优秀辅导教师、西安市碑林区模范教师等称号,陕西省第二届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一等奖,陕西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优课,西安市优秀班主任,西安市光盘课一等奖,西安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资源应用名师,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期刊。
在业务上王小军是名师,在孩子们心目中他更是一位好老师。王小军一直觉得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引导孩子们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学科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物理学科素养,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学科以外,通过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传道授业,在孩子们的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养成方面让孩子们通过一个个物理问题,一节节物理课堂逐渐形成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诚实求真的科学探究,博学多彩的广泛涉猎,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王小军说,就是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未来的路走的更加稳健。
与此同时,作为名师王小军还担负着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每个教师都是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教师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西北大学附中十分重视,建立成熟有效的指导机制,借助西大附中团队力量进行专家引领、师徒结对、互助研修、工作坊带动等措施,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全过程评优、“名校+”青年教师培训,在教科研方面带动青年教师以教育教学真问题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教学能力、物理竞赛、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让我所指导的青年教师精研课标与教材,把握学情与教法,形成自我特色,站稳课堂逐步成长。”王小军说这也是自己的荣幸。
西安市黄河中学教研室主任 马骏
四十年执教生涯 守护好每个孩子的灿烂前程
西安市黄河中学的马骏老师是行业内知名的名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西安之星”、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市教学名师、西安市重点学科(中学物理)负责人、西安市特色课程基地负责人。他现在是西安市黄河中学教研室主任,一项项闪光荣誉的背后,是马老师在基础教育领域辛勤耕耘40年的真实映照。
马骏老师的业务能力众所周知,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他不仅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并且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智能的培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主张物理教学“趣”“实”“活”,把物理教学与德育、科学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结合起来,所带出的学生高考成绩优异,他的学生赵岩、李星等三十余人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
马骏老师做了四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他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成绩,马老师一向很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放在重要地位,紧扣学习这个中心,从正面教育入手,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思想。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班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配合带课老师,并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学生的品行教育,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他所带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争优争先,人才辈出。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会有教学的不断进步,一朵红花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骏老师明白一个学校不能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优秀老师,真正的让学生享受到优秀的老师教学,需要有一批又一批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作为首批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团队进行课题研究和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他日常生活的常态,近5年来,这个团队培养出了4位陕西省特级教师,5位陕西省学科带头人,10余位陕西省教学能手和西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他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承担国培授课、高考培训、省市级示范课、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百余次,受到广泛好评。工作室团队已成为省内首屈一指、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团队。
陕师大锦园中学教科研中心副主任 康艳丽
用心用爱细细呵护 一心只为他们成就
教师这个职业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最美好的比喻,在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就有这样一位老师,用爱心细细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她就是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康艳丽。
康老师在教学上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些年她在学校倡导“学本课堂”,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广泛开展“读、讲、议、练”的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并融入课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评价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孩子们不但融入了学习,还在各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除在教学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康艳丽老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发挥好教师的育人职责。通过平时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关爱;同时在学习生活中,她教会学生严谨治学,培养学科素养和能力,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中,康艳丽老师充分利用学校“青蓝工程”,作为师傅老师对青年教师悉心指导,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做全方面的指导,此外还从论文书写、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年轻教师们自身也都很努力、很上进,已逐渐成为该校的中坚力量。华商报记者 赵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毛浓曦)7月23日,西安市2019年“练本领、育工匠”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在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太华供热公司启动。本次...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