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消协发布2019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商品类投诉前十位类别中,除通讯类产品投诉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商品类别投诉量同比均有所上升。服务类投诉中,培训类投诉同比增124.5%。
2019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21373件,解决332885件,投诉解决率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7384万元。
涉及预付卡商家跑路投诉增量较大
根据投诉性质分析,售后服务问题占30.5%,质量问题占24.9%,合同问题占19.3%,虚假宣传问题占7.1%,价格问题占4.5%,安全问题占4.5%,假冒问题占2.8%,人格尊严占0.9%,计量问题占0.5%,其他问题占5.1%。
中消协指出,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和合同问题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与2018年同期相比,售后服务、质量、价格、安全问题有所上升。
2019年上半年,商品类投诉192181件,占到投诉总量的45.6%。服务类投诉有214230件,占投诉总量的50.8%。其他类投诉有14962件,占投诉总量的3.6%。
在商品类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鞋、通讯类产品、食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十位类别中,投诉量增速最快的三项是鞋、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
服务类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是,远程购物、网络接入服务、经营性互联网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和移动电话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培训类服务投诉达到2018年同期两倍以上(同比增加124.5%),健身服务投诉同比增长72.6%。两类服务投诉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预付卡后商家跑路,引发群体性投诉。
汽车类投诉引关注
内容含金融服务费
按投诉热点看,消费者上半年投诉集中在汽车消费维权难、举证难;餐饮住宿等生活、社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装、鞋帽质量不合格;家电商品生产和经销企业“重销售、轻服务”;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红食品问题等。
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交通工具类投诉32,062件,涉及汽车的投诉16,389件,同比上涨26%。 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销售时隐瞒刮蹭、补漆、漆皮受损等汽车真实情况,甚至存在事故车、问题车二次销售的问题;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如在保修期内就出现发动机漏油、烧机油、车辆异响、故障灯常亮等;维修质量差,售后服务无保障;消费者贷款提车时被加收金融服务费,车辆交付后长时间不交付汽车合格证;合同纠纷,经销商没有尽到告知合同条款的义务,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存在经销商单方面加重消费者义务、排除消费者权利,减免经营者责任的现象,出现消费纠纷时消费者不能有效维权;捆绑销售车险,大多数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指定保险公司的车辆保险;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协商难、求偿难、投诉解决难、诉讼时间长。
中消协再次谈及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维权事件时表示,虽然事件最终得以解决,却暴露出汽车产品质量缺陷、经销商销售存在套路、售后不负责等行业乱象。据新华社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董丽君高虎)为有力打击交通乱象,近日,西安市经开区整治办牵头,组织城管、运政、交警、市出租车管理处以及城北客运站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