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三秦科技群英传 学者当自树旗帜 记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邢建伟

来源:陕西科技报 2019-07-12 09:44   https://www.yybnet.net/

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勤奋、刻苦的研学精神树立着一面旗帜,他,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了生活的色彩。他就是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邢建伟。

邢建伟,62岁,华东纺织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就读的博士,现任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科研硕果累累,2003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12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获“全国纺织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陕西省纺织服装行业十大工匠”称号。

★一条永不停息的求学路

1974年邢建伟高中毕业,正好知青下乡,他来到农村,看到农民收入低,工作苦,他就开始不断思考如何带领农民致富。下乡四年,他不断的学习,查证资料,也搞了一些小发明,通过实践后,帮助农民一起做产品,并帮助农民出谋划策,提出很多能够增加收入的方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8年,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被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录取,进行本科学习。大学四年他学习非常刻苦,平均成绩97.5分,名列本专业前茅,并顺利的考上本校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他对自己的专业纺织化学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往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不分昼夜。只要兴趣来了,哪怕是连轴转,他也不知疲惫。研究生毕业后,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偏远地区的学生要回所在省份进行工作。他就被分配到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之外,他更重视实践,经常下工厂搞科研,通过进企业来评判理论的正确与否。

★一段毅然回国的爱国情

1990年,邢建伟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他在纺织化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顶端杂志投了两篇文章,没有经过排队直接就发表。这件事直接惊动了整个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期间的指导老师Mickael后来找到他,问他想不想在他们学校读博士。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先进技术,他同意了。在争取到国际羊毛局的奖学金后,邢建伟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即将毕业时,Mickael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找了份工作,新西兰驻羊毛局驻中国的总代理,可以让他加入新西兰籍,并被派到北京来开展工作。当老师跟他面谈时,邢建伟拒绝了这份优厚待遇的工作。导师非常吃惊:这些年来,很多中国人想方设法想留在西方国家,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拿着丰厚的报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学生拒绝了他。邢建伟是这样回答他的导师的:首先,我们国家是纺织大国,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他所学的这门专业可以给自己国家带来很多帮助,他想投身到祖国建设事业之中;其次,他认为自己不是做生意人的人才,他自己更喜欢科研。他的这一番话深深感染了自己的导师。在1996年举行的学位授予典礼上,当时新南威尔士大学纤维科学学院院长Griffith转达了Michael对邢建伟的评价:“他是我最优秀的学生,我为我能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一份坚持不懈的科学梦

1991年,返回国内的邢建伟到新疆一家企业进行科学研究。这家企业主要就是做山羊绒的。他发现这家企业存在严重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整个行业、国内外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热爱科学研究的他看到这些问题后,决定进行这一项目的研究。整个研究工作持续了七年,特别是1998年那段最艰苦的岁月,整整21天,他都待在生产车间,每天睡眠的时间只有2到3个小时。然而就是那份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份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形成一种新的理论,并研究出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直到今天,这门技术也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邢建伟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探索,研究了原位矿化染色新技术。这项技术前无古人,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它可以使整个染色工业节约用水达到40%-90%,可以使废水里面的污染物降到70%-80%,可以节约30%左右的能源,在行业里面已经逐渐被认可、被接受。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已经有20家企业开始实施,相关技术方面已经有12项技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邢建伟认为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最终要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搞科研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了解产业需求,高度重视产学研用结合,要不断思考。每年除了和团队一起做项目,指导学生外,他都要抽出两个月的时间走进企业进行实践。在他的科研道路上,没有工作之外的美丽邂逅,没有灯火辉煌的业余生活,也没有陪同家人的多余时间,除了重要事情以及大年三十能够和亲人在一起外,其他时间都是在搞科研。今年已经62周岁的他,原本已经退休,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但他却坚持留在学校继续做研究,并指导团队中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这就是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科研纵使千辛万苦,科研纵使枯燥泛味,科研纵使步履维艰,只要你充满激情,梦想总有一天会变为现实。

(雷晓超)

新闻推荐

文明交通“车让人·人守规”倡议书 “车让人”让出文明“人守规”守住和谐

近日,省委文明委在全省推广西安市“车让人·人守规”实践活动经验,这是西安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积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三秦科技群英传 学者当自树旗帜 记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邢建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