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百元人民币上 毛主席画像作者刘文西远行

来源:百色早报 2019-07-09 09:25   https://www.yybnet.net/

刘文西代表作《祖孙四代》。

7月7日13时50分,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在西安因病去世,享年86岁。刘文西可能是中国观众最多的画家,由于目前通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上毛泽东画像是由他所画,所以全国每人手上都有他的“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绘画技法背后,是六十多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不懈地创作。他不知多少次走进陕北的乡村和山坳,用画笔描绘那些淳朴而平凡的老百姓。他曾说:“画陕北,我一辈子画不完,两辈子画不完,三辈子也画不完!”

■扎根陕北绘人民

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江南水乡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他从小热爱绘画。他的名字最初叫“闻樨”,上学后他嫌难写,就改成了“文西”,这冥冥之中指引他走上了绘画之路。他后来回忆,有一次美术课上听老师说国外有一个大画家叫达·文西(今译达·芬奇),他就想,我们都是“文西”,他能成为画家,我为什么不能?

1950年,刘文西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上海育才学校正式学习美术。1953年,他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五年制国画系,得到了潘天寿、方增先、李震坚、顾生岳、宋忠元等名师的指导,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

1957年毕业实习时,24岁的刘文西主动选择去陕北。陕北高原深厚的黄土地、高远的蓝天、淳朴的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深深地打动了刘文西。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了《毛主席和牧羊人》。这张作品在当时反响很大。潘天寿先生看后,欣然为该画题词——延安之晨。也就是从这时起,刘文西产生了把陕北作为创作基地的念头。

1958年,刘文西来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从此他开始了以人民生活、革命历史和黄土地为题材的绘画艺术生涯。四年后,刘文西以水墨画《祖孙四代》一举成名,这幅画和《毛主席和牧羊人》一道奠定了他的黄土艺术风格。

刘文西笔下的陕北人物来源于丰富的写生积累,可以说,他的画作不仅是用笔画出来的,更是用“脚”画出来的。六十多年来,刘文西走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直到八十多岁高龄,他不顾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依然坚持去陕北写生。他在高原上与陕北老乡扭秧歌、唱信天游,在窑洞的炕头上包饺子、喝米酒、和老乡们一起过大年,他和许多陕北农民成了朋友,很多陕北农民都能一眼认出他,亲切地叫他“老刘”。有一次,一位陕北婆姨上来就拍着他的脸说:“刘文西,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他对那一片黄土地始终满怀深情。著名画家吴作人曾经这样评价刘文西:“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堵。”

2017年,刘文西以八旬高龄,完成了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的绘制。长卷上269个人物形态各异、生动传神,令人震撼。刘文西动情地说:“我爱画劳动人民,尤其是陕北的劳动人民,他们正直、淳朴、厚道、善良,他们不仅是我们永远牵挂的人,更是我们永远崇拜的人。他们值得我们画家永远画下去。”

■画毛主席最像的画家

刘文西有一幅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作品,那就是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主席肖像。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当时刘文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开会,制钞厂的一位工作人员是中央美院毕业的,知道刘文西画毛主席肖像最多,就想邀请他画一幅。

刘文西画这幅图的蓝本是1949年毛主席在政协会议上的一张照片。接到这个任务,刘文西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因为他拿到的照片是修过的,而且拍摄时用了闪光灯,导致脸上没有轮廓、没有阴影、缺乏立体感,对绘画来说难度很大。在刘文西的要求下,制钞厂辗转找到了这张照片的原片,但原片很小,“只比扑克牌大一点,还是全身的。”刘文西用放大镜反复看,再加上自己平时的积累,历时一个星期完成了这幅毛主席像。

据刘文西在采访中透露,第五套人民币不同面值上的毛主席像并不完全一样。“画像出来后,共有10个制钞厂的能手刻了多个刻版。有时候刻版差一根线,人物的神韵就差很多。我选了最像原作的一张,最后用于印制了100元人民币,其余的用于50元、20元等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刘文西被誉为画毛主席像最好的画家。可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当面见过毛主席。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刘文西的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毛主席看了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

叶剑英看到这幅画后,也曾说画作描绘得很像延安时期的毛主席。“当年叶剑英元帅是要我到北京找他,如果去了,可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但由于工作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但我多次追随主席在陕北的足迹,采访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是在一次次寻访中,我才爱上黄土地,也更加崇敬毛主席。”刘文西说。

■上个月还坚持来看学生毕业展

除了从事艺术创作,刘文西还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他担任过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美术人才,并于2003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百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他提倡艺术为人民创作,不断教育学生要走出画室,走向基层,向人民学习,在创作中反映出当下的生活和最平凡的老百姓。

2004年,刘文西在西安创立黄土画派,画派的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黄土画派是扎根于黄土地,以人物画为主、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主体的学院式画派。黄土画派的画家多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教师或毕业生,学院气息很浓,黄土画派又是个开放的团体,每年都会吸收一些新生力量甚至包括学院优秀的学生进来。如今,黄土画派已经在中国画坛拥有响亮的名号。

即便从西安美术学院退休,刘文西依然关注青年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他经常不打招呼地来到学生们的教室、画室、展厅,观看学生们的作品,和学生们近距离交流艺术心得。他的师德和艺德一样,在西安美院的一代代学子中流传着。

刘文西的学生、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张小琴回忆,就在刘文西去世前不到一个月,即6月15日,他还不顾家人劝阻,坐着轮椅来到了西安美院毕业生作品展的现场。“他来的时候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身边只有陪同的护理人员。这时候他的病情已经很重了,但思路还很清晰,他坚持要一幅画一幅画地看,并且让身边人员用小本子将自己对每一幅画的看法都记下来。”原来,刘文西在学院设立了“刘文西奖学金”,每年都要从毕业创作中选出几幅,对坚持写实风格、反映当代生活、歌颂劳动人民的作品给予奖励。他坚持入选的优秀毕业作品要自己亲自评选,所以每年的毕业展览,他都雷打不动地来看。

“刘老师是一位山岳般伟大的师者,他的艺道、人格、画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我们受他的教导良多,他虽然走了,但他的教诲依然在耳畔。”张小琴说。

看到刘文西老院长在画作前驻足,许多展览现场的学生们围了上来,仔细聆听,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大师授课,但他们想不到,这竟然是他们与敬爱的刘院长最后一次见面。看完展览,不知不觉已经中午12点半。从二楼下楼时,几名学生一起将刘文西的轮椅抬了下去。国画系学生刘鹏当时在前面抬着,他说:“我们抬的时候,刘老师一直在说谢谢、谢谢,虽然声音很小,但是这份亲切还是让人感动。除了时间,好像一切都没变。”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刘岚校长工作室”授牌仪式 在西安新知小学举行

7月2日,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刘岚校长工作室”授牌仪式暨“高品质课程建设”论坛在西安新知小学举行。...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百元人民币上 毛主席画像作者刘文西远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