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西安工业经济发展传来好消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排名第一。作为工业经济的核心力量,西安制造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西安前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工业是经济发展之本。近几年来,西安工业发展提速、投资加快,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中流砥柱。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排名第一。工业投资增长13.8%,较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西安工业经济就表现抢眼。1-3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创下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进入4月份以后,受内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各大城市工业增长出现一定分化。在西安周边的省会城市中,郑州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成都同比增速为8.5%,武汉增速为8.9%。其中,武汉增速是近5年同期最高,成都主要源于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拉动,郑州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在4月份出现回落。
就西安主要工业行业来看,今年实现“开门红”的行业占比接近八成。1-4月,全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速都达到两位数。
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半壁,大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装备制造业多年来占据西安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且随着一批百亿产值企业的涌现,在地区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过去五年,西安规上装备制造业产值从2337.3亿元增至3378.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58.9%。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介绍,西安工业基础优势多来自装备制造领域,这与国家早期的工业项目布局有关。近年来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的投产入库,又给西安装备制造业注入新鲜血液。装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的核心部分,对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依赖较大。在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的需求面前,大企业更容易发挥产业引领作用。
今年3月印发的《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到:凭借较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西安重点招商和引进了一批高端装备项目。航空航天产业以西飞、航天六院、四院为代表;汽车产业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为代表,2018年总产值超过千亿元;电力装备产业以西电、隆基绿能为代表,总体布局完善,技术全国领先。
据统计部门测算,在今年一季度,西安八家百亿元企业合计产值占全市的35%;同时,西安大中型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达到956.7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1.5%,由此可见龙头企业对地区工业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作用。
西安制造实现多点开花,龙头企业跑赢行业水平
目前西安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内容。对于制造业来说,以提质增效为中心,重点围绕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生产装备更新换代来应对市场变化需要,实现对企业效益的正面影响。在这方面,法士特、陕西电子和陕汽控股等本地制造业龙头企业的产销、创新、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
据法士特方面介绍,今年上半年他们抢抓机遇,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产销增速跑赢行业整体水平。目前,法士特新产品在市场端不断发力,液力自动变速器已出口东欧,配套白俄罗斯MAZ集团客车和俄罗斯主机厂特种车。在当前汽车产业新能源、智能化趋势面前,法士特推出的电驱动传动系统助力商用车升级换代,已应用于矿用车、牵引车等车型。
作为省内大型电子制造企业,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产业布局涉及军工、传统民品和新兴产业等三大块。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陕西电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技投入持续增强,保证了生产经营稳步发展。1-5月,陕西电子完成工业总产值47.62亿元,同比增长0.25%,实现营业收入59.43亿元,同比增长7.26%。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为,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目前,陕汽在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220余项专利技术,承担了国家863新能源商用车开发项目,并成功开发出了国内第一辆L4级智能重卡和燃料电池整车产品。近3年,陕汽累计投入30多亿元进行技术研发,仅2018年就获得各类专利230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同比增长52.5%。
今年1-4月份,在汽车行业同比出现下降的背景下,陕汽控股逆市上扬,生产各类汽车7.84万辆,同比增长18.63%;销售各类汽车7.52万辆,同比增长15.27%;其中3月份销售达2.9万辆,创造了历史单月销量的最高纪录。
经济发展不能只靠“黑马”,制造业才是实体经济核心
虽然西安装备制造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上述《规划》也提到:与国内先进兄弟城市相比,西安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东南沿海先进城市装备制造业过百亿企业是西安的2-3倍。二是产业配套率较低。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存在配套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三是产业转型人才不足。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育、引进较少,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影响企业的战略转型升级进程。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介绍,在一些优势装备制造领域,由于配套企业缺乏,提高了产品零部件采购成本,难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也会影响产业整体利润表现,“西安制造的当务之急是补齐短板,拓展增量空间。”
完整的产业结构由农业、工业及服务业这三大产业组成。去年,西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1.9%,犹如“黑马”,助推经济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步增加、第三产业高歌猛进,带来西安经济转型的新动能。但制造业才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实体经济需要坚实的制造业来支撑。
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壮大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西安推动制造业重塑辉煌是必然选择,更是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环节。华商报记者 李程 蒋华
新闻推荐
6月20日,记者从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承担指导建设的4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单位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终期评估中,全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