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睿
近日,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在小升初面谈中给学生“品德修养”打0分一事受到公众关注。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品德修养”面谈时,被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背出一段古文或古诗,孩子没背出来就得了0分。
笔者认为,这件事包含两个方面,学校能不能给出让学生与家长满意的答复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事情背后所引发的教育迷思戳中了全社会的痛点。
面对众多质疑,学校专门设置了咨询区接待家长,本报记者在采访该校一名老师时,对方说:“面谈分数和学生为人没有任何关系,做人和答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既然冠其名曰“品德修养”,却说与学生真正做人无关,那么这个分数也就毫无意义可言。
“品德修养”分数不过关尚可理解,但给多名学生打0分,势必会引发质疑,比如校方的题目设置是否合理?是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的?从家长口中得知背诵古诗词是品德修养的考察方式之一,一方面古诗、古文首先应该属于文学范畴,另一方面在限定的时间里进行背诵似乎只涉及到对学生理解记忆能力的考察,而这些标准却被作为衡量品德修养的砝码,实在让人费解。
面谈的基本流程是学校根据包括“品德修养”在内的六个维度来设定话题,针对每名学生在不同话题面前的表现打分,但当出现0分成绩并引来争议后,学校作出回应称“品德修养”的分数“与学生日常品德修养和行为表现无关”,又将分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割裂开来,这一看似清晰的考察方式背后透露出校方对自身所出题目的模糊定义。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评价学生的品德修养?如何对呈现出不同程度素养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式的培养?品德修养往小了说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参数之一,往大了说是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甚至关乎整个国家的德育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虽说标准难定,但如果可以将应试教育的量化标准与素质教育的评价原则结合起来设定考察标准,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也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分不配人”的尴尬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庞玲玲通讯员张丽)6月25日,随着一架运输机落地咸阳机场,世界首个恒河猴甲亢模型回归它的研究团队,将开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