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宇)6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举办,这是自设立全运会以来,首次在西部地区举办,本届比赛共新建和改造比赛场馆54个,其中:西安地区新建和改造的22个场馆,单体最大的3个场馆由西安市负责承建,2个重要比赛场馆由西安市负责改造,以上场馆均将于2020年6月底交付使用。另外,西安市还将新建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以满足全运会配套场馆要求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西安奥体中心建设情况
西安奥体中心位于国际港务区中轴片区核心区,项目由“一场两馆”及室外配套运动场地组成,规划占地面积863亩,总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5亿元,建成后将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体操、游泳、跳水项目比赛。西安奥体中心项目自2017年10月9日全面动工以来,始终保持快速推进,施工进度走在全省25个新建场馆前列。
西安市负责改造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和西安秦岭国际高尔夫球场地,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和高尔夫球比赛。目前,各项改造工作正在加快实施,确保202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工作。
西安全运村项目位于奥体中心正北方向约1.5公里,占地面积1034亩,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三村九中心”。截至5月底,西安全运村项目全面开工,计划于2021年6月份交付全运会组委会。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持续打造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从1993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25届;积极培育多项西安IP品牌赛事,先后打造和培育了“舞动长安”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赛、“丝绸之路”国际拳击对抗赛、国际乒乓球公开赛、西安国际骑行大会等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积极推进区县体育品牌赛事的创建。
同时,兼顾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健身需求,开展了健身排舞、幼儿体操、轮椅篮球比赛等多项活动,带动全市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全市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60余项(次),群众参与人数超过450万人(次),有效地促进全市群众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
全市已建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97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854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1个、多功能运动场41个、室内健身房1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广场,规划建设集健身步道、笼式场地、综合健身、儿童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民健身园区,进一步改善群众健身环境。目前西安市共建成该项目24个。
今年,我还将在全市实施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4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0个、室内健身房5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在碑林区等区县实施全民健身园区4个。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市、区县、街镇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市级77个体育单项协会和俱乐部,1600个体育晨晚练点,23129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5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每年举办培训班不少于15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次;推进体育协会的建设发展。重点发展和完善市、区县两级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等综合性体育协会的建设。
新闻推荐
记者25日从西安国际港务区获悉,首列“蚌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当日从蚌埠市北站驶出。整列51车集装箱货物到达西安港后,集结中...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