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晶
“规上企业是工业发展的火车头,税收贡献的主力军,带动就业的桥头堡。”西安市政协委员王旭鹏说,加快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于建设大西安、实现追赶超越有着重大意义。
6月20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快培育壮大规上工业企业,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协商,针对目前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协商破题。
规上企业需要详细分类
“实际上,规上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分化很大。”王旭鹏说,有像三星这样世界五百强的大型跨国集团,自成体系管理十分规范,品牌认知度高,资金充裕,场地充足;也有像伟京电子这样的,刚刚跨过规上门槛的本土企业,缺乏资金,没有自己的场地,品牌认知度也不高。
“这样造成对规上企业的服务过于粗放,所有的政策一刀切,但实际上企业之间的状况差距很大。”对此,王旭鹏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对西安市规上企业进行详细分级、分类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级别和种类的切实需求再配套相关政策。
以产业聚集带动园区转型升级
西安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西安市规模以上企业少、大企业大集团少等现象,不仅显示了西安工业产业生力军在规模、贡献上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反映了区域经济抗压、实体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西安市政协委员栗凯建议,可以按照“布局集中、主业突出、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向开发区、工业园区聚集,加大西咸新区、“四区一港两基地”和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基地重点发展3-5个主导产业,区县工业园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以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此外,还要适时对开发区进行优化整合,使开发区从产业聚集向能级提升转变,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挖掘优势打造西安特色产业
针对本土规上企业数量偏少,工业产业稍显薄弱的问题。西安市政协委员唐皓晨表示,扶持本土工业企业发展,发展属于西安的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将是未来促进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唐皓晨说,西安市科研院所林立、科教资源丰富、军工发达、交通便捷,这都是西安的区位优势,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补短板、重创新。”唐皓晨表示,随着西安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打造出创新创业的西安工业产业绿色生态为时不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梁爽“确定就是贩毒分子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子弹上膛,然后与同事配合,一把抓住毒贩的手……”这位将子弹上膛、不顾个...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