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已有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通过认证的专业数量位居陕西高校首位;有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名牌专业以及21个省级一流专业。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项比赛中,国家奖获奖总数居全省高校前列。
前不久,西安理工大学召开了本科教育工作会,会议就“金课”建设、学生“增负加压”、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职能部门在本科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更好为本科教育做好服务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深入研讨,会上还发布了《西安理工大学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意见》《西安理工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部署了今后5年的人才培养工作。针对强化立德树人、提升专业内涵、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等本科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向全校征集了意见建议,为全力推进西安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努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安理工大学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重构知识体系、注重实践育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等,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强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西安理工大学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跟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定位,围绕国家制造业和水利水电行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突出专业特色,强化专业优势,建设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形成了健全的专业建设机制。
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不断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多学科多方协同交叉融合培养的新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学校多年来在装备制造、水利水电等方面业已形成的特色优势,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改革的丰富经验,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紧密结合,瞄准“智能制造”和“智慧水利”等新经济、新产业未来发展需求,一方面主动设置和发展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树立了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了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18年,“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3个项目入选了教育部地方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积极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革试点工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专业认证,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积极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质量持续改进为关键,推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6月,教育部发布《我国846个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统计了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高校通过工程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的专业数量,西安理工大学当时有10个专业进入 “第一方阵”,数量位居陕西高校第一,全国第18位。截至目前,学校已有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019年,又将有7个专业接受专家进校考察,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数量继续保持陕西高校第一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网络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11个专业先后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学校还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更多专业申请认证。
课程改革促进专业体系建设。学校实行核心课程责任教授制度,分批建设主干核心课程60门。学校坚持“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开设专业导论课和前沿知识领域课程70余门,2016年获批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2016年立项建设省级慕课3门,2018年完成课程建设并上线运行,选课人数累计达4万余人;2018年,立项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9门和“课程思政”项目21门。目前,学校正在制定“金课”建设方案,拟遴选“金课”团队,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厚积薄发凸显专业内涵建设。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目标,在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名牌专业的基础上,2016年,学校又有21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其中9个建设项目,12个培育项目。为确保专业建设成效,根据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学校制定了《西安理工大学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专业围绕强化师资队伍、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质量监控等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分别对获批的一流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两次阶段检查,一流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显著。重构工程知识体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序更替,留下奋斗者前行的足迹;一元复始,开启开拓者奋进的征程。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2004 年,西安理工大学在陕西率先实施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和学分积累互换机制,设置了创新创业学分和大学生创新成果奖等,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西安理工大学按照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要素及学生认知成长规律,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养、崇创新、勇创业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重构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制定了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课程体系与双创要素结合、能力素养与产业发展及社会责任结合、专业实践与双创体验结合、实施方式与双创文化结合”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加速了专业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了创新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学校开创了“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学科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新途径。通过深度挖掘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合作契合点,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实现了市场分析、创意构思、创新设计、产品研发、企业运营等创新创业实践全过程育人机制,促进了双创教育实践与产业及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开创了大学生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新途径。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学生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称号。学校校友中也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典范。如“物联网先锋”张亚光(西安睿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养护领先者”李鹏(卡拉丁汽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方案定制者”邢壮(西安大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在西安市组织的“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中,西安理工大学校友企业和西安市有关单位签订了21项合作项目,涉及环境保护、智能制造、手机芯片、健康智慧、印包基地等方面,总签约金额超过1200亿元。省、市领导在“创业西安行”活动中称赞,西安理工大学是一座“金矿”,更是一座“富矿”。产学研用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时代,日新月异。奋斗,永不停歇。西安理工大学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引进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践环节教师的同时,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反哺”教学。学校自2010年开始,组织了300余名青年教师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学校不断更新和优化实习实训内容与方式,及时吸纳新科技新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为学生提供自由思考与选择的空间;不断拓展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省级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训平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保障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基础上,增加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完善了激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机制。
西安理工大学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2017年,学校获准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立项项目涵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类型,通过项目建设,汇聚企业资源支持学校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机制。
学校以“科技竞赛促学风,创新实践育人才”为宗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意、创新、创业专题竞赛,形成了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核心,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30余种竞赛在内的创意、创新、创业专题竞赛体系。每年有100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在近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学校获得国家银奖3项、铜奖7项,获奖数量位居陕西高校前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成绩突出,2018年学校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国奖获奖总数量居全省高校第二。繁荣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西安理工大学坚持以“丰富、精品、高雅”为原则,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精品、月月有亮点、年年有提高、每年有影响,形成了“三节一会两讲坛”示范活动项目(课外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校园文化报告会;古都大讲坛和澄辉论坛),营造了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参与的学生超过1万人次。
深入打造“五项精品活动”。一是大学生“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自1995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活动包括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大赛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有形的艺术无形地感染和熏陶大学生。二是大学生金秋科技文化节。自199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三是“古都大讲坛”。2004年,学校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开办了“古都大讲坛”,引入在音乐、美术、书法、影视等方面有深远造诣的大家、学者来校开坛讲学,迄今已有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原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等70余位大家来校讲学,受益学生超过3万余人次。四是举办校园高雅艺术活动。中央合唱团、国家京剧院、中央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先后来校演出。学校大学生交响管乐团每年坚持举办新年交响音乐会,同时引入社会文化团体在校内开展戏曲、话剧、朗诵等形式的大型演出活动。五是大学生艺术展演。自2009年起,学校每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直播活动;自2005年起,每年举办校内艺术展演活动,通过视觉创意设计作品展、涂鸦作品展、摄影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等系列活动,既给每个学生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又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目前,西安理工大学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多角度提升了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广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培养审美素养,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校热情,打造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
岁月不待,只争朝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西安理工大学将继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增强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同时,学校将把教书育人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应对好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科学创造活力、国际化能力带来的挑战,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王学通)
新闻推荐
卫华在临空经济带建设专题会议上强调 抢抓大西安发展机遇拉开临空经济带框架
本报讯(记者马驰骋)6月23日下午,市政府在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召开临空经济带建设专题会议,听取、研究讨论《咸阳临空经济带...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