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西安的俄罗斯手工匠人阿亮巴在丝博会暨西洽会现场制作手工艺品。本报记者齐卉摄
本报记者齐卉
5月11日,在第四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主宾国俄罗斯展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俄罗斯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载歌载舞。他们不仅带来了啤酒、果酱、鱼罐头等俄罗斯特产,还带来了俄罗斯的森林工业、医疗、教育等产业项目。
展区一角,阿亮巴安静地坐在那里,紧抿着嘴唇,专注地用刻刀和抛光器打磨着手里的一块鹿角。
这是阿亮巴第一次来中国。除了“谢谢”,阿亮巴一句中文也不会说,但这并不妨碍他制作的鹿角手工艺品在展会上受到大家近乎狂热的欢迎。
阿亮巴来自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那里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极北地带。阿亮巴通过翻译告诉记者,他的家乡拥有俄罗斯最多的驯鹿群,大约有76.5万只,年产鹿肉超过7000吨。但是在当地,像他这样会雕刻鹿角手工艺品的匠人不足15人。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艺术家平台,为他们创造经商条件和寻找合作商机。这一次,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阿亮巴作为匠人代表,第一次来到中国西安,参加第四届丝博会暨西洽会。
记者在一旁观察到,随着阿亮巴手中的小电锯、凿子等雕刻工具慢慢转动,他正雕刻的一个猛犸象形态慢慢丰富起来:一个仰头看向天空的猛犸象伸着长长的鼻子,咧嘴笑着,幸福而悠然。在阿亮巴不大的桌子上,用鹿角雕刻的渔翁、小鲤鱼、行走中的小象宝宝等大大小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这个猛犸象,我花费了好几天的工夫,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我的宝贝。”阿亮巴小心翼翼地为手中的猛犸象摆件安装上一个用猛犸象遗骸制成的底座。“完工啦。”他双手爱抚地摸了几下,将猛犸象摆在了成品区。
在阿亮巴的展位前,参观者络绎不绝,仅仅一早上,他带来和现场制作的手工艺品所剩无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一次买走了阿亮巴5件手工艺品,这让阿亮巴开心不已。
“鹿角的钥匙扣不常见,很有俄罗斯风情。15元一个也不贵。我让他刻上了我的名字和我喜欢的图案,就更有纪念意义了。”一位来逛馆的女士说。
“俄罗斯除了啤酒、甜果酱,还有我的猛犸象。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高兴。”阿亮巴告诉记者,尽管还不是太熟悉陕西西安这座城市,但是对兵马俑耳熟能详。希望这次有机会去亲眼看看陕西西安的名胜古迹,也把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带回俄罗斯。
新闻推荐
“微笑护理”服务患者的张洪。编者按:头顶燕帽、一袭白衣、暖心的微笑、奔忙的身影,便是我们心中“白衣天使...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