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第四届丝博会杨凌展区5月11日,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在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杨凌农业硅谷新药研究中心、农业大数据湖产业园等多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不仅壮大了杨凌示范区现代种业、生物医药、涉农装备制造等特色主导产业,更为示范区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杨凌示范区此次共签约项目68个,签约总金额361.7亿元。
2018年5月,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3631”方略,吹响了杨凌示范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出征号角。经过一年的持续推进,“3631”方略逐渐在杨凌示范区落地生根,结出了累累硕果。从工商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到“微信办照”实现工商登记“零跑路”;从招商部门为入区企业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到自助办税服务厅24小时不“打烊”;从新建成的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到示范区17个政府部门339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集中审批……“破障碍、去烦苛、增便利、善创新、优配套、筑坦途”已成为杨凌示范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词”。
“3631”方略推进高质量发展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慕名而来,绿地世界城、富春如意仓供应链等重点项目落地投建,到杨凌种子产业园、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专业园区、交易机构投入使用,再到华为、华润、中化等107个重点投资项目持续推进……杨凌示范区积极打造让“老百姓满意、企业家点赞”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纷纷到此投资兴业。
据了解,在2018年决策入区的35个投资项目中,产业化项目有31个,主导产业项目数量占比80%,投资额占比85%。同时,中农化工、隆平高科、红星美凯龙等产业关联度高、推进效果显著的储备项目,为杨凌示范区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此外,杨凌示范区各部门还积极挖掘利用省部共建资源,努力为杨凌种子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建设“换挡提速”。截至目前,杨凌种子产业园自建区入驻种业企业14家,杨凌种子产业园种子贸易广场入驻种业销售企业及涉农企业72家,为实现种子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全国旱区“种业硅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一季度,在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考核中,杨凌示范区电力、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在2018年上半年和三季度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考核中,杨凌示范区取得了总分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微信办照”等22项典型经验被国办通报表扬;建设项目审批“三合两联”模式被全省复制推广……杨凌示范区奋力打造“审批最少、程序最简、办事最快、服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
“从与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洽谈到项目决策,只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无论是前期准备、工作对接,还是企业选址、办理相关手续,产业投资促进局都联合多个部门,积极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企业顺利快速入驻。”杨凌示范区产业投资促进局负责人李继广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农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入驻杨凌示范区,不仅能利用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资源和快速办理证照的优势,还可以借助“农科城”这一平台,延伸出更多的产业。
实施“3631”方略一年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促进示范区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高位推动、高频出击的招商引资活动成了新常态。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杨凌示范区累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各类招商活动1800余次,在追赶超越中成绩斐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0亿元,分别完成当年计划指标和内控指标的111.8%、90.5%;新登记市场主体3929户,同比增长17.8%;实现生产总值150.5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49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93元、12392元,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
“今年,示范区将围绕现代种业、生物医药、休闲农业、环保农业等八大主导产业,努力建设‘一云三地图’,即招商引资云招商——产业地图、招商地图、企业服务地图,运用大数据思维,努力实现数据寻商、数据引商、数据助商,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性。”李继广说道。
矢志不渝谱写时代新华章
2019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实现良好工作开局,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相关部门一把手,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难题。
在杨凌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当了解到企业在药品批准文号划转办理中遇到困难,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当即要求示范区相关单位负责人拿出具体服务举措,限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杨凌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超说:“这种工作作风,让我们企业感觉特别务实,特别体贴。”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是衡量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年来,针对招商引资工作,杨凌示范区不断加强领导统筹、政策支持、部门合作、审批服务等体系建设,构建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高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入区决策效率。此外,杨凌示范区着力在“优化存量、引进增量”上狠下功夫,大力清理僵尸企业,强化配套设施建设,鼓励现有企业继续加大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奋力攻项目、扩投资;坚持“谋大引强”,全力招引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质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奋进者胜。奋进在新征程上,杨凌示范区上下一心,正以前所未有的工作激情与奋斗决心,持续推进“3631”方略,努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国务院《批复》精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追赶超越奋力奔跑!
文/图薛保华孙建恒
新闻推荐
一些大学生到留学中介咨询报名(资料图片)在国外留学的大学生与外国同学交流(图片来自网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