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侠保留着儿子小时候的照片
陈琴丽期盼儿子有朝一日能回家
李翠红20年寻子无果本报记者 李宗华摄最难愈合的,莫过于内心的伤,最痛彻心扉的,大不过骨肉分离,亲情流失。
用失子母亲李翠红的话来说,只要心里想起孩子,她都想找个地方藏起来,独自舐犊心头的血渍。越是恰逢佳节,思子之痛就会越明显。这一点,跟李翠红一样孩子莫名失踪的母亲陈琴丽、孙侠,也感同身受。
又是一年母亲节,没有孩子的祝福,只有思念的伤感,她们只有一个愿望,愿母子永无分离,愿天下无拐。
李翠红:寻子20年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到
虽然儿子郭斌已经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近20年。李翠红至今清晰地记得儿子失踪前的样子。大脑袋,圆眼睛。看见什么都要问一句“妈妈,这是啥呀?”
那是1999年11月28日晚8点左右,2岁9个月大的郭斌和两个姐姐及一个邻居家的小孩在家门口追逐嬉戏,随后就不见了人影。5月9日,李翠红向记者回忆时称,当时他们一家在位于尚勤路上的中山门派出所对面开了家小商店,一家人就住在商店二楼。当天家里来了位亲戚,她和亲戚在楼上说话,丈夫和别人在商店里下棋。谁也没有留意几个孩子。他们的二女儿小玺最先在嬉闹中发现,弟弟不见了。
“二女儿事后跟我说,她当时在前面跑,弟弟在后面追,她突然听见弟弟‘啊’了一声,赶紧回过头去看,可是没有看到弟弟。”李翠红说,当时只有5岁的小玺意识不到弟弟可能出事了,还以为他跑回家了,随后一声不吭地跑到家里找他。“当时她进了商店,又摇摇晃晃地上了楼,我和她爸都问她找啥呢,她没吭声,直到楼上楼下都找遍了,才跟我和她爸说郭斌不见了。这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几分钟,我们再出去找,就找不到了。”
自那天起,李翠红夫妇踏上了漫漫寻子路。他们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寻人启事,哪里有线索就去哪里碰运气。遗憾的是,20年来,真正的线索却一无所获。
寻子20年无音信,李翠红却坚信儿子总有一天会回到她的身边。“郭斌两耳后上方位置各有一个小洞(俗称仓眼儿),头上有两个头旋,打小就特别聪明。我总觉得家里的一些场景他还有印象。”她向记者细数:郭斌失踪前喜欢去喊邻居来商店里接电话;喜欢将毛巾绑在头上,唱《还珠格格》的插曲《你是风儿我是沙》;喜欢去小东门里趴在台子上看戏;喜欢晚上吃完饭跟着妈妈去逛东新街的菜市场,看见什么都要好奇地问上一句。李翠红希望这些场景能唤醒儿子幼时的记忆,让他赶紧联系他们。“我今年54岁了,年岁越来越大,耗不起了。”
陈琴丽:寻子30年跑遍大江南北
家住西安市电子城北山门口村的陈琴丽已经承受了整整30年失子之痛。直到今天,刚知道儿子出事时那种如遭雷击的感觉,仍在她的梦境里纠缠。
“那是1989年3月24日,在医院住院的我因为娃他爸头一天夜里被人从医院叫走了,心里不踏实,所以回家去看。走到半道上,家里一个亲戚跟我说,牛娃不见了。”牛娃大名叫贾武,是陈琴丽的大儿子,当时还不到4岁。生病未愈的陈琴丽两眼一黑,晕倒在麦田里。
她忘了后来自己怎么回的家,只记得一进门,家里黑压压站了一群人,老人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从别人的描述里,陈琴丽还原了儿子失踪前的情况:3月23日晚上7点半左右,被老人带着的牛娃吃过晚饭,在家门口跑进跑出地玩。这时村里突然停了半小时电,等电来了,大人们才发现牛娃没了踪影。
“当时一时没找到他,他奶奶还以为他跑到别人家去了,让村主任在大喇叭上找人。村主任喊了半天,没有一个人说见过牛娃,大家这才着了急。”陈琴丽说,儿子刚刚丢失的一个星期里,他们村几乎全村出动,在火车站等地守着找人,可是仍没能把孩子找回来。之后的这些年,她为了找到牛娃,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为了省钱,陈琴丽出门前总会背上一袋自己烙的干粮,住的是最便宜的小旅社,有时候天气好,在公园、车站、医院等地方的椅子上将就一晚也是常有的事。“寻人是苦功夫,对精力、金钱的耗费都是巨大的。找了一两年,我们的积蓄就被掏空了,后来我连火车票都买不起了,逃票上车,整个行程都是一节节车厢地窜,担心被发现。”
如今,30年过去了,陈琴丽已经57岁,她的眼睛花了,身体也每况愈下,出远门寻子已经渐渐心有余而力不足。
孙侠:30年里都在自责“弄丢”了儿子
1989年,孙侠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老街道上开了一家卖凉皮的小吃店,当时不到5岁的儿子李博总跟她一起待在小吃店里。“我们老家在子午那边,我和娃他爸为了做生意,在当时的韦曲老街道上租了房子,一边开店,一边带着两个娃。”孙侠说,当年3月31日下午3点多,李博吵着要回家,她没有多想,说了句那你回吧,你爸在家,就让孩子出门了。等到下午五六点,她忙完手头的活回到家,才发现李博根本没有回去过。
她猜测,儿子在从小吃店回出租屋的路上被人拐走。“小吃店离出租屋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孩子是知道路的,平时也常一个人走。除了被人拐走,我想不到他还能去哪里。”这一点也成为孙侠最为自责懊悔的地方,“这30年,我一直在后悔,那天他说要回家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把他挡一下?或者自己把他送回去,为什么就让他一个人走了,给了坏人可乘之机。”孙侠说,这30年间,她和丈夫李振奇同样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可一无所获。
为了攒钱寻找儿子,均已到花甲之年的夫妇俩如今仍在拼命工作。“小吃店前些年拆迁了,我拿不出本钱再继续做小生意,只能找了份卖保险的活,每天到处跑。孩子他爸现在还在饭店当厨子,给人炒菜。”
全省拐卖犯罪案持续“低发高破”
昨天,记者也从省公安厅“打拐办”了解了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工作的简要情况。
据介绍,2015年—2018年年底,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涉拐案件706起,打掉涉拐犯罪团伙5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26名,解救被拐妇女、儿童759人。通过“三秦回家网”帮助群众査找失踪人员109人,其中帮助找回儿童77人。
自2009年公安机关“打拐”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采集录入打拐DNA信息4700余条,目前通过DNA比中283条信息,其中2018年比中35人。全省拐卖犯罪案件持续呈现“低发高破”态势。
警方提醒,家长们“防拐”,应当记住:
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
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
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要告诫孩子,不要到偏僻的地方玩耍。
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赵瑞利)记者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获悉,5月13日上午10:30起,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场区内车辆行驶流线因施工进行调整。...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