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感受到就医的便捷与舒适,是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关键。”每一个小细节是每一位入院的患者都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来源,而这最好的践行者就是护理人员。结核病伴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进化。在当代,结核病给治疗和护理又带了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面对长期住院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天使”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向“白色瘟疫”发起挑战,只因为她们肩上的使命。
全技能操作 从西医护理到中医护理
为了患者康复超速熟练掌握新技能
“没有想到是这根管子让我活过来了。”42岁的何先生因肺结核、重症肺炎来到西安市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入院时何先生身体十分消瘦。虽然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营养状况仍然未得到改善,体重未增加,经过消化内科医师会诊,指示患者主要是胃动力不足,消化能力弱,建议行鼻空肠管喂养。接到会诊意见后,科主任及护士长立即联系医院设备科紧急采购了鼻空肠管。可是这项技术之前并未有护士尝试过,周男几年前外出进修时掌握了这项置管技术,由她为何先生顺利操作。在置管40天后,何先生的体重增加3kg。据了解,鼻空肠管是指放置一条合适的喂养管经过胃、十二直肠至患者的空肠内,通过鼻空肠管供给患者食物和药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患者对营养和治疗的需要,促进康复。这种喂养方法在患者床边即可进行,患者无需忍受太多痛苦,对危重患者或不计划行腹部手术者最合适。而它也可解决胃动力差的患者,胃管无法自行到达空肠的问题并迅速建立肠内营养通道。
“我们组建了中医康复科后缺护理人员,因为我们本身有中西医结合科是针对结核病的住院治疗,我们这里主要做的是中医康复,主要以呼吸康复为主。”中医康复科护士长张天钰提到,护理的学习主要以西医临床护理为主,所以调到中医康复科就需要重新学习。”西安市胸科医院中医康复科的护士们在“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中迅速掌握了穴位贴敷、拔罐、耳针等技能。据了解,中医康复科的护士时常一天贴敷七、八百贴,很多患者家属看到了患者病情的改善也会到门诊来。使得每一位中医科的医护人员都非常骄傲。
全周期照护 从确诊前到出院后
国际家庭健康组织关怀服务陕西省唯一指定机构
虽说普通的结核病治愈率高达95%,但中国仍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了解,2018年WHO公布的2017年全球新发耐多药患者约46万人。估算中国新发6万耐药结核病患者,而治愈率目前仅41%。所以,耐药结核患者是非常需要大家关注的。
“有时候,其他科的同事也会“嫌弃”我们。毕竟耐药结核的治愈率比较低,大家恐惧也是正常的。连我们都如此,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内心更可想而知。”西安市胸科医院耐药结核科护士长罗卉介绍道,西安市胸科医院是美国国际家庭健康组织针对耐药结核患者的人文关怀项目在中国扩展项目试点城市之一。““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最基本关怀服务包”国际指南中提到,如果我们不跟进和支持患者完成治疗,那么投入在耐多药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大量资金将付诸东流。”所以罗卉在科室成立了专门的“咨询小组”为耐药结核病患者提供关怀服务。
“患者确诊后将有至少24个月的治疗周期,这期间护理工作举足轻重。”罗卉介绍道,“我们在患者确诊后,通过一对一跟患者沟通是否下定决心要治疗,治疗方案大概都会有什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当患者开始住院治疗后,我们要告知他每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给予他在住院期间的全部专业疾病知识咨询工作,最后在患者出院前还要帮助患者安排社区打针的地点,定期提示复查时间,关注康复情况,以及为患者进行营养、情绪评估。”据了解,耐药结核科自今年2月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最基本关怀服务包”以来已为150余名患者进行服务,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全方位着想 从饮食到休闲
结核病住院患者“忙”着乐
在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的患者是“忙碌的”。因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要参与。“我们几乎每个科室都会不定期做健康大讲堂,我们科是两周一次健康大讲堂,医生一场、护士以小组活动为形式做一场。医院还举行过患者读书分享会、摄影展,马上还要筹办诗歌演讲比赛。”罗卉讲道。“我本来以为得了这个病就得“坐牢”,实际上并不是。护士们只要天气好,就会安排好室外活动区域带我们出去散步。”患者张先生一边做着胸科医院独创的“呼吸操”一边给我们讲着他的“康复生活”。我们看到仅耐药结核科就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课程表”,每周都不一样。内容有广播体操、呼吸操、健康操、太极拳,广播里还放着结核病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还一起看书、看电影等。也算是丰富的住院生活了。
“孩子这一住就是几个月,得了这么个病要受那么多罪,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好。太操心了。”林涛(化名)的母亲起初不是很放心孩子的住院生活。对于被隔离的患者,饮食也是护理人员操心的事情,因为足够的营养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身体免疫力。“我们和营养科沟通后,营养科为患者制定了每周食谱,患者可以提前订餐,这样家属也不用担心患者住院期间吃不好了。”罗卉展示出了患者的食谱。
全区域掌控 传染源无法“出逃”
特殊新风系统减少空气结核菌浓度
“这里是清洁区,进到这里(潜在污染区)你们把口罩就得戴上,再往前走就是污染区了。”护理人员是医院控感无处不在的“监督员”。在罗卉的带领下,我们看到西安市胸科医院严格按照现代传染病管理要求设置病房,标准的三区两通道,医务人员工作必须先到清洁区更换衣物、穿戴整齐防护用品,通过缓冲区缓冲进入潜在污染区后,方能进入病房,这种通道设定可以有效防止医务人员感染。“我们属于耐药结核,在防护上更为严格。”罗卉指着每个病房门口的小窗口说道,“这个药品发放窗口我这边关上,患者那边才能打开。空气绝对不流通。”罗卉介绍道,在卫生间里设有感应式水龙头、自动化洗手液机、自动感应烘干机等自动化操作的设备都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减少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收治病人时我们也会按患者耐药的种类数量进行区分。”罗卉提到,防止感染,护士使用完每个诊疗设备都需要消毒。此外为了减少空气中结核菌浓度,医院在耐药结核科装了特殊的新风系统,使空气“只进不出”即病区安装通排风设施,空气单向流动,进风口设置在清洁区,出风口安装消毒装置。患者管理模式也执行门禁的封闭式管理,患者家属不能再随意进出病房,杜绝病情的二次传播和交叉感染。
我们很难见到西安市胸科医院护士的“真容”。他们隐藏在了一个个口罩后面,但是眉眼间的笑容向我们透露出她们佑护患者的专业和决心,温柔与贴心。是她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弱小女子身躯里勇敢、智慧、善良的灵魂。
新闻推荐
5月10日,第四届丝博会开幕前夕,西咸新区举办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会,吸引了海内外客商的热切关注。推介会现场一...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