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优质服务打造爱心家园

来源:西安晚报 2019-05-10 05:00   https://www.yybnet.net/

在西安航天城杜陵遗址生态公园西侧,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仿佛一个“世外桃源”。1957年正式开诊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白衣天使”的代代努力,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日前,在一年一度的护士节到来之际,笔者来到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探访了守护这个“世外桃源”的白衣天使,他们用爱心温暖人心,用青春吟咏担当。

温馨静谧

增添病患生活乐趣

从市中心驱车一直向南抵达航天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几个大字映入眼帘。那天绵延细雨里步行,恍然有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惬意。“我们这儿有一片占地20亩的菜园,油菜花、玉米、红薯、向日葵、辣椒、西红柿、黄瓜、茄子、西瓜等果蔬,在不同时节装点着这片土地,鸡、兔子等动物在菜园外有序圈养。”护士于子微打趣到,“上班都像在度假区”。春日里,和煦的阳光、远离喧嚣的闹市,处处干净整洁、风景宜人、静谧有序。若是不看门头,误入的外人一定猜不出这一片绿地,便是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所在。

走进病区,每个病区都设有宣泄室,门窗全部是软包装,不仅病房宽敞明亮,病区、休闲区、治疗区功能分明,为患者提供了安谧、舒适、多样化的就医环境。清晨的阳光透过干净明亮的玻璃窗,照在屋内,患者们有的画画、有的做手工、有的看书读报。“这些活动都是我们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恢复有好处。”临床心理二科护士长王颖昭介绍,隔三差五,科室还会组织一些讲故事、唱歌、猜谜语等娱乐活动,室外空气好了,医护人员会带着患者们出去做操、跑步,去楼下花园遛弯。“七八月菜园里的蔬菜瓜果熟了以后,我们还会组织采摘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增添了生活乐趣。”

细节入手

全程提供优质护理

住在这里的不少患者既有精神障碍,还伴有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就需要定期给患者量血压、测血糖,还要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们按时服药,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在这个“家园”里,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能得到平等的有尊严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更是像亲人一般呵护着患者的心灵。“这里没有歧视,是一个安心休养的家园。患者在这里不仅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还可以通过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流程逐步回归社会。”王颖昭介绍,精神卫生中心不是精神病院,而是精神重建的家园。也正源于科室的用心服务,临床心理二科于日前被西安市卫健委表彰为“2019年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自从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以来,该科室不断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热情的服务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赞誉。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临床心理二科的护理团队从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各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护理人员不但每晚督促患者用热水泡脚,还自备磨脚石,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去除脚部死皮。同时,为长期住院、无亲属探视的患者提供润肤霜。很多女患者入院时,由于病情所致,披头散发,护理人员亲自为患者洗头、洗脚,并为患者梳理、修剪头发。科室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老花镜、雨伞、针线盒、削皮器、微波炉、充电器等便民措施。“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的核心,也是精神科的难点,作为精神科的护士更要从患者心理状态入手,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尽自己所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王颖昭告诉笔者。

关爱无主病人

提供家庭般的温暖

精神病人是生活在病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渴望被尊重被关怀,自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倡导人文关怀,提升服务意识,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日常工作,积极打造尊重、接纳、关注的良好氛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早日恢复健康。

女患者丽丽因长期在外流浪,入院时衣衫不整,全身污垢散发着臭味,双手肿胀,整个手背布满了皲裂口。入院后,护理人员打来热水,为患者泡手、洗手,洗头发、擦身体,经过精心、耐心的护理,患者面貌焕然一新。皮肤白了,双手的皴裂口也渐渐愈合了。在帮丽丽找到亲人后,亲属来探视时深情的说:“太谢谢你们了,我女儿就像换了一个人。”

据了解,2018年,流落市区街头而被市公安机关、救助管理站送往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救助科救治的流浪精神病人达600余人次。这些病人被送到中心后,不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而且衣食无忧,每年冬季、夏季,市救助管理站都会给他们送去换洗的新衣及慰问品。“我们医护人员几乎人人随身带一个小本子,平时经常与病人拉家常,希望通过他们的只言片语,了解其真实名字、家庭住址等信息。”社会救助科护士长尚文娟介绍说,中心也通过公安户籍查询、在媒体上刊登信息寻亲、互联网寻亲等多种方式积极帮助这些流浪精神病人寻亲。

老有所依

加强服务供给

70多岁的徐阿姨从十几岁便患有精神疾病,一直由她的哥哥照顾。徐阿姨随哥哥一直在山东,直到哥哥从部队转业来到了西安。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哥哥也上了年纪,几乎没有精力照顾徐阿姨,经过多方考量将她送到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托养中心。徐阿姨过于依赖哥哥,总是闹着“找哥哥”,而哥哥因为年纪大,精力有限半个月才能来看一次。有次徐阿姨对托养中心的崔主任说:“妹妹,我想吃煎饼。”崔主任派人专门买了山东煎饼给她,徐阿姨吃了特别开心,她哥哥徐大爷在来探望时得知后,因为这件暖心事流了泪,深情的说:“即使我有天不在了,妹妹也可以得到很好地照顾,我放心了!”

“精神病患者仅占我们日常医疗服务的很小一部分,精神亚健康人群、家里人无暇照顾的老年人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崔主任说。

据了解,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心理健康需求增长迅速,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托养中心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托养、康复训练、辅助就业、卫生心理保健服务,也为普通老年人提供养老和生活照料、就医服务的场所。中心通过全面改善硬件配套、文体娱乐设施及医疗护理服务等方面,让大家对养老服务从“温饱型”的刻板印象,向“康乐型”转型。

创新发展

提高核心竞争力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经过60多年的发展,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技术力量雄厚的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社区防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尤其在精神疾病诊治、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认知医学、心理人格测定、心理咨询、药物依赖治疗、托老养老等项目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张杰介绍说,面对百姓的健康需求和医疗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创新医学发展前沿,成立中心实验室,进行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实验室为西北一流、国内领先;医院秉持公立医院的本色,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把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作为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初心,为推进健康西安建设铸牢健康基石。

据了解,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现有的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的基础上,突出亚专科的特色建设。康复科设计了“大病区、小社会、多功能、利康复”的医疗康复模式;儿少心理科是西北唯一一家开展儿少心理问题的专业机构,它的成立,全面提升了西北儿童心理问题的诊疗水平;心身医学科为开放式病区,成为睡眠、焦虑及抑郁等患者的理想康复之地。除此以外,医院还有早期干预科、妇女心理卫生科、老年医学科等特色科室,以特色科室打造一张张西安市精神卫生服务的名片。

仁爱、蓬勃、生生不息。张杰表示,在这片土地上,通过老一辈精神卫生工作者的艰难开拓,如今,更多“80、90后”年轻人不负社会信任,正独当一面传承医者责任。他们将病人当家人,常将他心比我心,想病人所想,千方百计把方便让给病人,把实惠送给病人。除了医院的努力外,家庭和社会对于病人的关爱也至关重要。张杰呼吁,希望人们能够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芥蒂,希望通过社会的关爱,让更多患者走出疾病的阴霾,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李媛媛王彦杰

新闻推荐

放任小孩踩踏座椅 灯闪铃响强行上下车 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地铁出行“添堵”

5月7日,在地铁四号线列车车厢内,一名男童将右脚放在座椅上。记者王江黎摄本报讯(记者王江黎)近日,记者在走访各大地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优质服务打造爱心家园)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