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学放学,小学生们要经过一条遍布垃圾的土路才能回家。
说起上学之路,我们想到的总是干净整洁,充满欢声笑语的画面,但对于未央区长乐第一小学的学生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学校周围没有一条正规道路,上百学生每天走的是一条垃圾遍布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学生们的真实写照。
上学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近日,一位家长在网上反映孩子上学路难行的问题。他说:“孩子在长乐第一小学上学已经四年了,学校门口没有一条正规的路,一部分学生走的一条南北方向的路被围墙围住很多年了,里面被倾倒了很多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而且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
5月7日上午,记者乘车赶赴位于未央区的长乐第一小学,来到学校附近的元朔路,却没看到学校。记者在长乐东苑C区门前询问,原来需要穿过小区内部一条100多米长的道路才能到达。通过小区尽头的一个小铁门,记者见到了长乐第一小学,小铁门只有上下学时间才会短暂开放。
11:15,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放学,一部分家长带着孩子从小区铁门通行,而一部分家长则带着孩子穿过一处围挡缺口向南走去。由于当天下雨,这条通道全是泥水,路上摆着几个砖块供人下脚,围挡边还堆放了一些废弃的共享单车。
走过这短短的10米围挡路,则是一条正在建设的道路,穿过在建道路,便是一条荒地中开辟出来的土路。石块、破木板、塑料布、旧床垫、旧家具、生活垃圾……记者看到,路边的土坡上堆满了垃圾,而路中间又泥泞不堪。
一位父亲领着女儿小心翼翼地挑干一点的地方走。“我们住在学校南边的韩家湾社区,女儿上二年级,这两年每天上下学都是这样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从不敢给女儿穿浅色的帆布鞋。”这位父亲说。记者跟随他们走完后,白色的鞋上也沾满了泥巴。
在这条土路的尽头,还有一家废品收购站,门口还有野狗跑来跑去,记者采访时,里面正在焚烧垃圾,散发出呛人的气味。
中午12点,长乐第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放学了,大量学生结伴穿过围挡,走泥路回家。
外围县道没有人行道很不安全
记者从学校保安口中得知,长乐第一小学建校已经四年多,是由草滩街办的两所小学合并而来,学校目前有学生1200人左右,主要是周边拆迁安置小区的孩子和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长乐东苑A区、B区、C区在学校以北,住在这些小区的孩子可以从长乐东苑C区的小铁门走,但是住在学校南边长乐东苑D区、韩家湾社区、吕小寨社区的孩子都会走这条南北向的土路,有上百人之多。
为了安全起见,学校本周还下发了通知,要求学生不要走这条南北向的土路,但家长却不买账。“不走土路走哪啊?娃咋上下学?”家长王女士有些激动,事实上,除了这条小路,外围还有一条111县道可以走,但走111县道需要花半个小时,而走土路用不了10分钟就到了。最重要的是,111县道路面很窄,不仅没有人行道,马路两边还停满了机动车,两个方向都有来车的话,有时连错车都困难。加上安全因素,大家都宁愿走满是垃圾的土路,也不会选择走大路。
两条新规划道路四年仍未建成
接孙子放学的张师傅也对记者抱怨,“孩子四年级,在这上了四年学就走了四年的土路。其实,学校西侧有一条正在修的南北路,连接元朔路和北三环,和这条路交会的还有一条路也在修,修好后可以和111县道相连。”张师傅说,如果路修好,孩子们上下学就能走新路,会方便很多,但现在已经修了四年,一直没有建成通车。
记者了解到,这两条正在修建的道路是尚贤路东侧规划二路和尚新路南侧规划二路,尚贤路东侧规划二路路面已经铺设完毕,但是和111县道相连的尚新路南侧规划二路连路面还未铺设完毕。而且,记者并未见到有施工人员和任何公示的铭牌,记者找到了一个名为尚新路南侧规划二路给水管道工程的项目部,项目部也是处于无人的状态。
记者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也查到了反映这两条道路施工进展缓慢的留言。2018年7月,未央区委曾回复称:韩家湾社区周边的配套道路(尚贤路东侧规划二路和尚新路南侧规划二路)已列入西安市2018年城建计划,以上配套道路均设有地下管廊,管廊工程建设完后才能进行道路建设,2017年以来,管廊工程建设干干停停,进展缓慢。2018年未央区会同市建委综合管廊项目办多次督促管廊施工单位加快工程建设,管廊施工单位正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并计划于2018年9月底前完成管廊工程建设。然而记者见到的尚新路南侧规划二路路面还未完成铺设,路面上还有很多堆着的土方。
“附近居民都盼着这两条路赶快修好,孩子上下学也有一条像样的路,每天就不用从堆满垃圾的土路里穿来穿去了。”王女士说,她的话也是长乐第一小学很多家长的心声。
文/图记者袁玥
新闻推荐
5月8日,以“低碳生活,创意看我”为主题的沣西新城2019年环保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大赛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近年来,沣西新城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