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IC供图
5月6日,在“诚信建设万里行”(西安站)启动仪式上,《西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2018)》发布,从城市信用建设者角度展示西安市信用建设亮点和成果。
记者了解到,《白皮书》是由西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从机制体制、组织保障、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重点领域信用建设、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等角度系统的梳理了西安市在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在组织制度保障方面,西安市建立了涵盖38个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机制,并于2018年11月共同成立西安市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西安市信用办建立工作机制,将市级有关部门、区县开发区牵头部门及所属部门纳入到“全市信用工作交流QQ群”,并且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西安市目标责任考核负面清单。
在信用信息管理方面,西安市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建设的前期成果,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成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汇集、存储、共享和交换公共信用信息,建成了包括信用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及部分行业信用信息平台。西安市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常态化,信用信息管理更加科学。
信用信息应用更加广泛。除了西安市各部门广泛使用的信用承诺制度,在金融、医疗卫生、食品药品、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通过“信易+”为守信企业提供便利;同时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施工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对失信企业予以限制,列入“黑名单”,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惩治格局。
诚信文化教育深入人心。西安市按照广泛动员、人人参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信用宣传教育,并借助“诚信点亮西安”“诚信西商”评选等活动,逐步形成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的宣传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此外,《白皮书》提出了西安下一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六个完善”,即西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应从完善组织构架、平台建设、“信用+”模型、信用服务市场、完善诚信教育、“以信筑城”等方面发力,让诚信者在西安市有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持续推进西安市营商环境的优化。
本组文/图记者黄晓巍
新闻推荐
2019年新组建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授牌实验室华清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二十四节气”整合实践课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