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组建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授牌
实验室
华清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二十四节气”整合实践课程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临潼区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力度,加快“名校+”教育联合体组建步伐,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积极推动全区教育在公平、均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均衡发展之基
临潼区按照“先山区后平原、先(渭)河北后(渭)河南、先中心(小学)后完(全)小(学),先完(全)小(学)后教学点,逐步深入推进”的建设思路,持续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危房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取暖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义务段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高中质量提升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十大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38.2万平方米。2018年以来,针对城区学位紧张的现状,大力实施城区学校扩容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700万元,新建教学用房面积1.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600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的供需矛盾。
学校整体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东关幼儿园等24所公办幼儿园全部达到市级幼儿园标准;实验小学等5所城区小学和23个街办核心小学全部达到市级标准化小学标准;秦陵初级中学等22所公办初中全部达到市级标准化初中标准;6所高中1所为省级示范高中,5所为省级标准化中学。
在不断推进校舍建设的同时,临潼区还持续强化教学设施配备。近年来先后投入2亿元,对全区179所学校和73所幼儿园进行了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全区公办中小学班班通、校园网实现全覆盖。购置师生电脑8369台、钢琴204台,电子钢琴141台、课桌椅8890套;配备图书杂志84.6万册;全区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全部达到省颁办学标准要求,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改革发展扎实前行。
2018年,临潼区先后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合格区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区的验收,并成功创建为陕西省社区教育实验区。
大力实施“名校+”工程
破解均衡发展瓶颈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学生迅速涌向城区学校,造成了城区学位紧张、乡村学校空心的现状。为破解这一难题,2018年来,临潼区教育局全面实施“名校+”工程,输出“名校”办学理念,以培养优秀教师队伍为关键,以提高“+校”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了“四统筹”的发展思路。全区共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6个、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2个。
统筹改善办学条件,采取“集中投入、整体提升”的方式,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校舍建设、设备更新,使“+校”面貌整体改观。统筹配备管理团队,按照发展方式为“名校+”教育联合体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统筹配置教师队伍,将特级教师、教学能手等统筹安排到“+校”的弱势科目,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统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备课教研、教学进度、教育活动、教师培训等方面都实现同步安排,同时,不断加强“名校”与“+校”的信息资源共享,在校际间开展课题研究、校本研修,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取得显著成效。
贾浅浅石伟
新闻推荐
来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报道 西安拟与圣彼得堡 等七市互结友好
国际友城已达33个本报讯昨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西安市与俄罗斯圣...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