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奋斗精神在皇甫村延续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9-05-06 19:36   https://www.yybnet.net/

?罗利平种植的新鲜草莓。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本报记者 崔福红 文/图

《创业史》是我国作家柳青于195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60年后的今天,《创业史》中的奋斗精神在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得到传承发扬,全新的创业故事正在这里上演。

罗利平:种植大棚草莓年挣35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皇甫村9组罗利平家,只见一栋二层小洋楼装修得富丽堂皇。罗利平说,以前他家老房子在蛤蟆滩,只有60多平方米。前几年,他盖起了这栋二层小楼,花费50多万元。

“房子盖好了,但我住的时间不多,平时都待在草莓园里。”说起自己的草莓园,罗利平很自豪。2012年,罗利平认识了种植草莓能手周发来,并向他学习种植大棚草莓的技术。之后,罗利平筹资17万元,建起了7个草莓大棚。“我种的草莓一个能卖1元,好的品种一个能买到3.8元。”罗利平说。

2018年,他流转了30亩土地用于种植草莓。“去年一年,我种的草莓收入了35万元。现在,我每天24小时都待在棚里,一年当中就7月和8月在家住住,其余时间都在草莓园,因为那是我们全家的希望。”罗利平告诉记者,《创业史》中梁生宝喝汤吃馍都把事干成了,何况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努力,肯定能挣钱。

王金利:创业致富不忘村民

随后,记者又走进皇甫村村民王金利的家。这里三层小楼、凉亭、石桌、鱼池一应俱全,俨然是一座乡村别墅。王金利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他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金利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人多地少,吃饭靠村里分粮,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1986年,王金利从木器厂学成出师,在村里开了家木工小作坊,从此他家的生活变了样。

1989年,当时的皇甫乡木器厂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乡政府准备招标由个人承包,王金利瞅准了这个机会。承包木器厂后,王金利将厂名字改为星星木器厂,主要经营定做门窗业务。当时,镇政府也给了很大的支持,不但延缓承包费的缴纳,还帮他联系信用社贷款5万元作为周转资金。

在王金利的木器厂上班的大多是村上的村民,最多时有30人,年创产值300万元。2008年,由于产品跟不上市场形势,王金利把厂子交还给政府,开始做土建工程。“改革开放令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村美了,人富了,我家的生活也更好了。”2013年,挣到钱的王金利盖了新房子,搬进新房那一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春天的绿色覆盖了皇甫村的大地,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每一条沟壑上,一部部新的“创业史”正在这里延续。

新闻推荐

三秦新风貌 假期畅游书海

五月四日,读者在西安市新华书店曲江书城内阅读图书。本报记者赵晨文/图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市文化旅游市场持续活跃,各大...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房屋质保到期公告2019-05-06 04:54
猜你喜欢:
评论:(奋斗精神在皇甫村延续)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