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扬通讯员周远
作为全国最早运行现代书院制的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秉承“兴学强国”的办学初心,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书院制建设为基础,构建“大思政”格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双院制”全方位育人
2005年,西安交大以学生生活社区为载体,开始推行本科生住宿书院制。2016年,学校整合全校本科生教育资源,成立本科生院。自此,学校形成了9个书院与23个学院并存的格局,开始全面推进“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书院实施通识教育,学院以专业学科为基础开展专业教育,横向实现了教书育人两套体系协调联动,纵向建立了校—院—系三级责任体系,本科育人的新架构得以顺畅运转。
在“双院制”格局下,西安交大统筹推进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推动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下沉学生社区,校院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管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等校内力量和杰出校友、社会知名人士等校外资源向学生身边积聚,搭建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一站式”书院学生社区体系“四梁八柱”,形成以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培养、人格养成教育为目标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
精准思政 铸魂育人
2016年,西安交大出台了《思想交大建设纲要》,提出“思想建设、学术繁荣、文化引领”三大工程,开展以“认识100位老师”“阅读100本经典”“听取100场报告”“参加100场活动”为内容的“四个一百”育人行动,围绕学生成长轨迹和特点,打造具有价值引导、智慧启发、成长辅助作用的系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学生的思维构架和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的有为青年。
2015年,西安交大不断深化思政教育,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阵地的融合协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融合互补。
历经十多年探索,西安交大书院制形成了“知心工程”“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学业辅导体系”“新生养成教育体系”等育人品牌,涌现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一大批优秀辅导员,推出了全国首部反映辅导员工作的《知心》微电影和国内首部进行高校书院专题研究的著作《高校书院发展报告》,为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提供了实践蓝本。
新闻推荐
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 西安交大“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侧记
5月5日,学生们合唱《西交卡路里》。本报记者杜玮摄本报记者吕扬“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