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维)你每年看几本书?每天的阅读量有多大?喜欢通过手机还是纸质书籍阅读?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超半数成年人倾向数字阅读。
“每天晚上睡觉以前喜欢通过手机听书,因为上班一整天都是伏案工作,看电脑的时间较长,为了不影响视力,就养成天天听书的习惯。”在西安软件园上班的市民赵婧说,尽管生活节奏快,可是每天听书在她的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也让孩子受益匪浅。“我听书,孩子也非常自觉地远离电脑、手机,有时候我出差不在家,孩子就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这让我深感欣慰。”
调查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人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从人们对不同媒介接触时长来看,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比2017年增加了4.44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比2017年增加了4.4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比2017年增加了2.58分钟;2018年人均每天接触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较2017年减少了1.51分钟。
听书成为读者新宠,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8年,我国有近三成的人有听书习惯。对我国成年人听书介质的考察发现,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人比例较高,占11.7%;有6.4%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听书。超过半数成年人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
国民阅读率调查课题组负责人徐升国说,在近些年的调查中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在未成年人中日趋普及,纸质图书阅读率因此下降。他认为在数字化阅读流行的时代,纸质阅读依然很重要,纸质图书对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专注力,都具有数字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儿童过早接触手机等数字媒介容易受到娱乐化内容和碎片化思维的影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晴悦)给朋友家中装修却心生贪念,入室盗窃钱款。近日,犯罪嫌疑人张某被西安市莲湖区检察院以盗窃罪批准逮捕。...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