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陈根远正在讲解拓片
颜真卿《多宝塔碑》 清拓立轴
王遶《石门铭》 清拓裱本
柳公权《玄秘塔碑》 民国拓立轴
□文/陈根远
春天仍是读“书”天。如同玉兰谢后樱花开,继叁和美术馆举办颜真卿名碑特展后,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近日开启“艺舟双楫——康有为眼中的书法名碑”特展,再掀西安书事高潮。
此次展览是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邀请著名碑帖专家、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根据其整理所藏策划而成,为海内外首次围绕一部碑学著作而举办的碑帖展,选取了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理论家康有为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除夕前后,著成的书学史上著名的《广艺舟双楫》中提到的古代名碑70件(套)进行展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在书法界具有重要地位
《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所写书法理论专著,在书法界具有重要地位。
清朝末年,在西方思想精进、船坚炮利面前,大清帝国暮气沉沉,节节败退。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奔走呼号,力倡维新改良,企图挽狂澜于既倒。其中南海康有为(1858-1927年)高擎大旗,领一代风气。
1888年,康有为进京参加顺天乡试,愤然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为保守势力所不容。其友沈子培(沈曾植)劝“勿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于是康有为访问京中藏家遍阅历代碑帖,“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矣”。回到老家南海后,仅花费十七日,洋洋洒洒写就六万字,及续包慎伯(包世臣)之作为《广艺舟双楫》焉。
可以说,《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苦于维新困难,受沈曾植劝导,逃遁于古碑旧拓后的产物,是在现实受阻后,转向书法领域,借书法史事发挥其革新见解与理想。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展现的反叛图新精神与他一以贯之的维新思想互为表里。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之后,卷一、卷二讲述书体源流,卷三、卷四评论碑品高下,卷五、卷六谈论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诀。
前包世臣(1775~1855年)曾著《艺舟双楫》定扬碑抑帖之调,惜阐发太少。及康有为增广包氏之作而成《广艺舟双楫》,碑学理论为之集成,碑学思想遂广为人知,书坛为之大震。《广艺舟双楫》旁征博引,资料丰富。当年康有为几乎把当时京师藏家收藏的数千种碑帖一一过目,其北碑研究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前无古人。
《广艺舟双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一,总结了清代后期的“碑学”。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指出了清代书法的四变:康雍时,专仿董其昌;乾隆时转学赵子昂;嘉庆、道光间则盛行欧体,康有为称这三个时期为清代书法的“古学期”,以晋帖、唐碑为师,所得以帖为多。第四个时期为咸丰、同治时期,转师北碑,为“今学期”,所得以碑为主,以北碑、汉篆为师。
其二,总结了碑学的理论和实践。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提出了碑学的见解,但他自己的书法却是帖派一路。包世臣著《艺舟双楫》,碑学影响日著。而康有为书法创作源于北碑,其《广艺舟双楫》则是碑学发展史上第三部重要著作,从它问世起,碑学成了有实践、有理论的一个流派,书坛为之激荡,沉疴为之一扫,碑学几成俯压帖学之势。
据张伯桢所编《万木草堂丛书目录》载,此书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脱稿后,“光绪辛卯(1891年)刻,凡十八印。戊戌(1898年)八月,庚子(1900年)正月两奉伪旨毁板”。在当时的条件下,七年中印刷达18次,令人瞠目。
首次以一部碑学著作做展
倡导回归经典
今天距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面世已近130年,其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书法事业蓬勃发展,书法展览令人目不暇接,康有为所谓北碑十美诸论影响日益广泛,《广艺舟双楫》依然为书家津津乐道。但是坦白地讲,能够阅读“原典”的人并不多。一则《广艺舟双楫》系用文言文写成,今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已经下降。二则此书多有文学象征之描写,或以为过于玄虚。三则一般书家难以收藏甚至见到康有为提到的如此之多的历代碑帖。而旧版《广艺舟双楫》限于印刷水平,难以多加清晰附图,即使近年新出版的版本附图多了一些,但限于开本,碑帖照片也都比较小。如此,阅读《广艺舟双楫》容易流于无的放矢,妨碍了一般人精准理解康有为书学思想以及他对历代书法名碑的精要与形象的品评。
130年前康有为写下了《广艺舟双楫》,这是碑学史上的一个压卷之作,在晚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让碑学覆压帖学,至今还有特别大的影响力。所以,这次展览根据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提到的这些名碑组织了70件(套)藏品做成展览,可以让大家更好体会到康有为的书学思想。过去碑帖展如火如荼,但都是某单位收藏或某个人的收藏,但是,以一部碑学著作作为线索做展览,这是古往今来没有的。“这次展览的意义是让我们北方书法回归碑帖的正宗、回到名碑上来,引导当代书法家把目光向碑拓聚焦,而不要和今人、和市场跟风,要回归经典。”有专家认为。
“本次展览之所以称《艺舟双楫》,是源自清代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包世臣所著的《艺舟双楫》一书。该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曾提出“碑学”之观,后又有康南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之作较之而出。虽后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体例完密,首尾粲然的系统性碑学论著,不同于前者只是杂稿汇编之作,然而二者在碑学理念上是一脉相承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木南先生这样阐释展览主题,并说:我们以魏碑学著《广艺舟双楫》给康南海办展,当我们品赏着墙上挂的,和柜子里摆放的古老碑拓展品,不得不感慨康南海曾经品赞过的金石魏书的绝妙之处,亦可理解康南海倡导碑刻的良苦用心。尽管康南海抑帖之为过于偏颇,但还是应感谢他使碑学在书法发展过程中达到了新高度。
新闻推荐
西安市人大对西安市2018年审计工作报告 反映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报讯(记者拓玲)近日,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部分财经委委员、预算工委委员、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库成员对西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