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版《三滴血》剧照记者 尚洪涛 摄3D秦腔电影《三滴血》开机仪式现场西安秦腔剧院供图
有“戏曲活化石”之称,且是中国北方梆子腔鼻祖的秦腔艺术,在今春迎来了与时代和青春“接轨”的历史性时刻。
记者9日从西安秦腔剧院获悉,在西安市委宣传部和曲江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当日,由西安秦腔剧院携手上海电影集团,共同打造的易俗社百年经典名剧《三滴血》3D版秦腔电影,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正式开机拍摄。这也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秦腔艺术,在发展历史上首次“接轨”3D电影技术。
秦腔瑰宝
百年经典永流传
作为传承百年的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经典剧目,《三滴血》由陕西已故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编剧,1918年首演后,很快风靡大江南北,深受戏迷喜爱。
1958年,该剧晋京演出,文艺界名家田汉、曹禺、梅兰芳等人高度评价该剧的创作,曹禺先生称之为“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1960年,《三滴血》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大受全国观众好评,这部影片也成为我国首部秦腔黑白电影。伴随百年易俗社的传承延续,《三滴血》久演不衰,成为易俗社乃至整个秦腔剧种的标志性符号,剧中所讲述的“滴血认亲”故事,时至今日仍深具意义,警示世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作为秦腔艺术中真正的瑰宝,《三滴血》演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演出场次难以计数。该剧于2018年在全国范围举办了“百年纪念巡演”,走入二十余所高校,受到了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评价,所到之处都刮起强劲的“秦腔旋风”。
梨园光影
惊艳新时代的时光
在这样的观众基础下,此次采用3D电影技术对这部百年名剧进行再创作,成为西安秦腔剧院在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上做出的大胆尝试。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望用这种创新性手法,探索出秦韵古调在新时代的传播途径,让这幕独具秦味的梨园光影,在新时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去感受、沉浸与体验,也让秦腔艺术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再度惊艳。
助力古老的秦腔艺术焕发新生机,记者了解到,正式开拍的3D电影版《三滴血》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资深戏曲片导演夏伟亮执导,其团队在五年时间里共拍摄了五部3D戏曲电影,这其中包括此前引发强烈反响的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勘玉钏》、3D昆剧电影《景阳钟》和3D越剧电影《西厢记》。这些影片,获得过国内外众多奖项。
此次执导3D秦腔电影,也是夏伟亮导演及其团队首次接触古老的秦腔艺术,夏伟亮表示,希望通过对这样一部百年经典名剧的银幕塑造,寻求3D戏曲电影在影像表达上的突破。
磨合苦练
电影新技术传承传统文化
从戏曲舞台到大银幕,再加上是维度和立体性更强的3D版本,3D电影版《三滴血》的拍摄,对演员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记者了解到,3D电影版《三滴血》的主演,均为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的原班人马,由于电影空间与舞台空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戏曲演员在表演时,需要重新进行大量舞台调整,以适应电影拍摄的需要。
据悉,为了处理好特殊镜头下,戏曲妆容与电影灯光的关系、舞台实景与虚景的关系、文场与武场转换的关系……早在未开机前,西安秦腔剧院已安排专门的戏曲导演与上影集团对接,进行艺术再创作。此外,演员团队此前已付出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预排,每位演员都对早已烂熟于胸的角色进行再度打磨与剖析,熟练戏曲音乐、唱腔、念白在电影中的表现力,并在电影拍摄团队的协助下,进行了上百次的走台。
坚持以戏曲表现为根本,按照3D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呈现原则,进行3D电影化的改造——据悉,3D版秦腔电影《三滴血》预计拍摄周期为1个月,并将于今年10月前完成后期制作。
记者孙欢实习生陈如珏
新闻推荐
记者探馆西部物博会,无人驾驶“云巴”、拣货机器人、 5G技术应用…… 智慧物流 扑面而来
“云巴”模型UTLC公司展台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云巴”、快递分拣机器人、5G车地转储……4月9日,第9届西部物...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