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西安 > 正文

本期关注 为生命终点的守护人点赞

来源:陕西日报 2019-04-03 08:48   https://www.yybnet.net/

李朝

滕养海

本报记者秦华李旭佳

编者按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容他人不能容,为他人不能为。他们战胜了恐惧,顶住了压力,在不被人看好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他们用高尚的情操和勤恳的态度,维护着逝者的尊严,抚慰着生者的悲伤。他们是生命终点的守护人,是值得全社会尊敬的劳动者。3月26日,记者来到西安市殡仪馆,走近这个特殊群体,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遗体整容师庞崇利:

留住逝者最好瞬间

今年56岁的庞崇利,是西安市殡仪馆的一位遗体整容师,他的工作是为逝去的人进行化妆、整容。

他曾在新疆某部度过15年的军旅生涯,1997年转业回地方后主动提出到殡仪馆工作,一干就是21年。

做事认真、说话慢条斯理,是庞崇利给人的第一印象。

“与逝者打交道,总要迈过心理上的一道坎。”庞崇利说。刚开始,因为每天面对遗体,耳边充斥着号啕大哭声,庞崇利经常处于崩溃边缘,但时间长了,他渐渐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于是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逝者体面地、有尊严地离开,至少要让家属见逝者最后一面时,不至于因面容问题而更加悲伤。

做遗体整容工作,除了要有责任心,还要有强大的承受力。庞崇利说,工作中,他经常会碰到支离破碎的遗体,缝合时稍有不慎就会刺到自己的手上,流血不要紧,可怕的是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有时,面对血迹斑斑的遗体,他还会出现反胃、呕吐等反应。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庞崇利从未打过退堂鼓。对待每一位逝者,他都一丝不苟,尽可能使其妆容安详、端庄,恢复到生前的容貌。

要干好遗体整容工作,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精湛的技术。自2009年从西安市长安区殡仪馆调入西安市殡仪馆以来,庞崇利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工作间,不是检查调试设备,就是看书学习钻研业务。他利用在部队时所学的知识,对馆里的198台遗体冷藏柜的膨胀阀进行了科学调试,使电能消耗降低5%至10%,仅此一项全年就可省电5000余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越来越理解殡葬工作。我的女儿正在读大学,她会毫不遮掩地告诉朋友‘我的爸爸在殡仪馆工作’,这让我很欣慰。其实,人们大可不必带着偏见看待殡葬行业工作者,我的工作就是留住逝者最好瞬间,让他们走得有尊严。”庞崇利说。近5年,庞崇利为4800位逝者整理过仪容,一些逝者家属出于感激会送红包给庞崇利,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因工作突出,庞崇利多次被评为西安市殡仪馆文明职工、年度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西安市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他所在的班组也先后获得市级“工人先锋号”“党员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投身殡葬事业,就意味着一种挑战、一种牺牲,意味着无私奉献……”采访结束时,庞崇利说。

遗体火化师李朝:

守护生命最后一站

“每天24小时轮班制,没有节假日。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我既然选择了殡葬行业,就会一直坚持下去。”3月26日,32岁的遗体火化师李朝对记者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火化师是一份特殊而又神秘的职业。

“刚入行时比较胆怯,迟迟不敢动手,总是偷偷给自己打气: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后来跟着师傅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碍,胆子越来越大。”李朝说。12年前,20岁的李朝进入西安市殡仪馆从事遗体火化工作,耳边总会传来“干点啥不行,非要干这个”“离他远点,晦气!”等刺耳言语,他总是笑笑不理会。

李朝告诉记者,火化师是一份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除了要火化遗体和处理骨灰,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承受能力、判断能力和专业的火化机电器控制技术。

将遗体放至传送带送至炉内,透过小窗观察炉内火化情况,然后调整火化炉显示屏上的数据,是李朝每天最基本的工作。李朝告诉记者:“将骨灰有序地放置在骨灰盒中,寓意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同时,也警示后人做事要脚踏实地。”

因为特殊的工作环境,火化师们需要每天身穿工服、手戴手套等才可以进入火化车间。当火化炉开始燃烧时,其内部温度高达800℃,虽然采用了隔热材料,但是散发在车间的温度也有30℃,尤其是七八月,车间内的温度高达60℃。特殊的工作环境时常让火化师们汗流浃背,工作一天,工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就这样,李朝每天工作在火化车间,熟练地进行着火化操作,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就这样坚守了12年。

“有老人送来火化,我想他们至少度过了完整的一生。每当有小孩被送来火化时,我都会很难过,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火化师这份工作时刻提醒着我要敬畏生命,要珍惜所有。”工作多年,李朝对人生的理解更为透彻。

选择殡葬这份特殊的职业,就意味着要放弃更多选择。

很多殡葬人的婚配问题在同单位解决,李朝就是其中一个。“我的爱人叫董玉华,在财务室工作。我们每天一起上下班,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和温暖的家庭。”提起母女俩,李朝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提及外界传闻殡葬行业高薪酬问题,李朝说:“我平均每月收入四五千元,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我很满足,也真心热爱这个行业。”

“李朝们”的守护和坚持,让太多人的最后一程走得平静、安详。“殡葬行业比较特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我们这些从业者,这离不开每位殡葬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一定会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

殡葬司仪惠磊:

让告别更有意义

“我外公是老殡葬人,他退休后,我想尝试着挑战一下自己。在我看来,从事殡葬行业一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我会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位逝者家属的交代和委托,送好逝者最后一程!”3月26日,32岁的殡葬司仪惠磊说。

2010年,23岁的惠磊来到西安市殡仪馆从事礼仪工作,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司仪。9年来,他已经累计主持了8000多场。这个个子不高,还有些腼腆的小伙儿已经在殡葬行业小有名气。

这一切,离不开他的勤奋与努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状态,工作之余,惠磊不断学习民间殡葬风俗文化充实自己,坚持在各类配音APP上练习配音,走在大街上看见广告牌也会不由自主地把广告词念出来,大清早起来练声也成为他的必备功课……

“要在短短一小时之内将逝者的亲朋好友带入到怀念的氛围中,让他们慢慢地回忆起与逝者之间的点点滴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一次,我都会用心体会,与逝者家属感同身受。虽然每次主持只有一小时,但是从仪式准备到结束的三四个小时中,我都会沉浸在悲伤中。”惠磊说。

“2017年,被称为‘大西安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保安李国武去世,他的追悼会由我来主持。我用了3天时间,从他的生活、工作入手,根据他英勇救人的事迹准备了一套主持词。当我站在司仪台上望着前来送他的战友和群众时,我明白这场仪式不只是在表达哀思,更多的是敬意。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提起李国武,惠磊一时哽咽。除此之外,惠磊还用他磁性、低沉的声音送走了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肖玉玲、导演吴天明(落葬仪式)、特型演员孙飞虎等。

一段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的全部。

殡葬司仪有很多讲究,黑西装、白手套,言行举止要严肃,声音要低沉缓慢。不说“你好”,不说“再见”,没有彩排,更不允许出现失误。向逝者鞠躬、致悼词、瞻仰遗容、与逝者告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笑容成为这个行业里最大的忌讳。

从事殡葬工作以来,惠磊也会碰到尴尬的状况。哪个同学要结婚了,谁家孩子满月了,谁要过生日了……他从不参加,他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晦气”。惠磊告诉记者:“殡葬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强,我已经算是行业的‘老人’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殡葬行业也在发生变化。从不太重视仪式到重视仪式感,从土葬到树葬、海葬等生态葬,人们对殡葬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殡葬司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惠磊感慨地说:“对我而言,这是一份热爱的工作,而对于逝者家属而言,葬礼是和家人‘最后的告别’,所以每一场主持,我都会全力以赴。”

司机兼遗体接运工滕养海:

让逝者走得更安稳

滕养海是殡仪馆的资深员工。他18岁时进入殡仪馆工作,至今已有31年。火化工、化妆师、修理工……滕养海在殡仪馆的很多岗位上工作过。如今,他在车队负责遗体接运工作。

“‘殡葬无小事’,干这一行需要很强的责任心。”滕养海说,“我是司机兼遗体接运工,每次出车我都要佩戴好工号牌,穿上紫色工作服,带上白手套。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为了安全,还要穿上防护服。”

干遗体接运不只需要体力,还需要足够的胆量。遇到逝者家里没有电梯时,滕养海就得和同事走楼梯把逝者一层层抬下来,每出完一次任务,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虽然我父亲那一辈就在殡葬系统工作,我对这一行也比较熟悉,但真的直接上手去搬运遗体,还是需要一定胆量的。尤其是在接运因车祸、爆炸等意外死亡的遗体时,内心一定要有强大的承受力。”滕养海说。

“我们的工作是有操作规则的,对工作人员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到逝者家时要轻声敲门,轻声与家属交谈,轻抬轻放遗体;接运前要先向遗体鞠躬,以示尊重;接运遗体时首先要核对死者身份然后系上标示卡,同时整理其衣服,随后放上担架抬到车上;行车时,要求匀速平稳。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对遗体轻抬轻放,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滕养海说。他们车队里一些年纪大点的师傅腰部都有严重劳损,但他们的每一次搬运都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为的就是让逝者能走得安稳,更有尊严。

对滕养海来说,工作时间总是不固定的,一天24小时随时都有可能出发。而每一次出车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逝去。“每年冬天是车队工作的高峰期。最忙的时候一天出了10趟车,往返300多公里。天不亮出门,天黑了才回家,一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滕养海说。

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为了避免尴尬,滕养海认识新朋友,很少说自己是殡仪馆的,一般都说在民政系统工作。“一些人对殡葬工作有偏见,我都能理解。”滕养海说,“记得多年前的大年三十,我受朋友邀请参加聚会。饭桌上,当朋友的家人得知我在殡仪馆工作时,就都不说话了,气氛非常尴尬。从那以后,我基本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现在,和我熟悉的亲人朋友都很理解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认为我的工作很崇高,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我感觉很自豪。”

目前,滕养海已经出车2万多次。说起今后的打算,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殡葬工作者,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让逝者安稳地走好最后一程。”

新闻推荐

那朵美丽的雪莲花

吴冠南(西安市铁一中分校初一)天公不作美,阴沉的云与呼啸的风,让人来人往的街道变得死气沉沉。乌云怀中的小水滴愈加...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本期关注 为生命终点的守护人点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