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静赵婧
最近,一条有关西安某医院护士悉心照料老人的抖音视频火了,许多看过视频的人都感动得流泪。在视频中,82岁的王昌庆老人在重症监护室住了38天,手术醒来意识还不大清楚,为了防止自己健忘,他在掌心写下了4名护士的名字,并紧紧地攥着,不愿让儿子擦掉……
拍成抖音 记住她们
3月15日晚,见到抖音视频中的主人公王昌庆老人时获知,他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性格乐观豁达。据王昌庆老人的儿子王阳介绍,老人平时偶尔还会写写微博。此时,老人刚刚接受了一次大手术的考验,而这距离上次手术仅半个月。
一见面采访,尚在术后恢复期的王昌庆老人就用虚弱的语气,叫出了白晓静、李曼、李金梅、王洁等人的名字,他说这些都是曾悉心照顾过自己的医护人员。
采访中,不时有路过病房的小护士过来打招呼:“爷爷,我来看您了,要好好养病快快好起来。”护士们每天都戴着口罩,老人虽然分不清她们,但却能辨认出哪位护士是ICU病房的,“因为她们头上戴着一顶ICU特有的小花帽”。
对王阳来说,父亲的此番经历,也让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医护工作者的不易。“既要日常照顾,又要关注病情变化,还要安抚病人情绪、疏导心理。”王阳说,在擦掉父亲手掌上的名字之前,他特意拍了两条抖音视频,把这4个名字保留了下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视频在网上火了,点击量超过了65万,网友为老人的这份心意感动,也为护士们的辛劳付出点赞。
陪伴照顾 爱的接力
王阳还清楚地记得老人突发疾病住院的日子:2019年1月13日,腊八节。
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老人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比急性心肌梗死还要凶险的病,临床表现为撕裂性胸痛。手术后,老人被转入心血管外科ICU,由专业护士进行24小时护理,不允许家属进入病房陪护。
该院心血管外科ICU护士长杨小红说,刚进ICU时,老人还处于麻醉未醒期,由于插着气管无法正常吃饭、喝水,全靠注射营养液,“很多动过大手术的病人,一般都会经过一个烦躁期,通常情绪不好不愿配合治疗。”
拔掉气管插管后,王昌庆老人戴上了无创呼吸机。再后来,气管也被切开。护士张远莹除了基础护理之外,还需要进行口腔养护、气道和皮肤护理。“每两小时翻一次身、吸痰,再用湿巾擦拭全身。”今年春节,刚好赶上张远莹值班,从除夕到大年初三,她每天陪老人聊天,给他讲故事。
大年初四值班结束时,张远莹又特意叮嘱接班的护士吴新娜,“多给老爷子讲点高兴的事”。
此后,守护老人就像一场接力赛,只要病人感觉不舒服敲一敲床,就立马会有护士出现。
因为不能正常说话,王阳特意给父亲买来一个电子显示板,用写字交流。一天中午,正赶上护士宋佳欣上班。“你叫啥名字?”老人在电子板上写下这句话。宋佳欣有些诧异。老人伸出胳膊,示意她把名字写在手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老人记住了4位护士的名字。
感恩有你 感谢信任
在ICU病房,王昌庆老人一共住了38天,随后转入心外科病房,并于2月27日出院。心血管外科护士长王娟说,老人在ICU的恢复期相对较长,帮助老人渡过难关的远不止这4名护士。护士常凯说,在转入普通病房时,老人康复得已经很不错了,神志很清楚,也可以开口讲话。
为老人做第二次手术的主治医生李旭东认为,老人手术之所以能这么成功,离不开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全力配合。老人年纪大了,半年内进行两次手术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更何况两次手术间隔还不到一个月,医院为此精心设计了多套方案。“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今社会,很感谢家属的信任。”李旭东说。
“老爷子术后刚醒来时很害怕,他怕忘了自己在哪儿,怕被遗忘,怕忘了恩人的名字。”王阳说,正因为怀着感激之情,之前父亲怎么也不愿意让他擦掉写在手心里的这些名字。
新闻推荐
大麦市街76号是西安市五一机械厂原址2月3日,西安晚报西安地理版刊登的《曾经的西大街工业群》一文中提到:“……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