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河滩地里的大口井 □陈鑫玉

来源:西安晚报 2019-03-17 04:54   https://www.yybnet.net/

西安世博园的东南角,原是我们灞桥街村的可耕地。这块地紧挨灞河,土壤中又多含响沙,历史上常年撂荒,村民便称之为“河滩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灞桥街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先在河滩地里修了条二里长的生产路,随后就倾全队之力,在生产路中段北侧五米处,挖了一眼直径两米五的大口井。井壁是用钢筋水泥箍成的,严实得很,流沙根本甭想往井里头钻。开始几年,这眼井还真给力,上百亩荒荒河滩地成了“金不换”,种啥长啥,种啥成啥,连年丰产。可谁承想,这时灞河南岸修了条铁路专线,没日没夜地从灞河里往外地拉沙子,几年下来,河床下跌了十米多,我们村里的大口井,由泉水喷涌渐渐地走向衰落,直至滴水不出,彻底报废。队上见井报废了,就干脆把百十亩河滩地分给社员去折腾。头一年社员心气儿还勇,有的在地里种苞谷,有的在地里种小豆……可到扬花的时候,都给旱死了。有些社员还想看种麦子成不成,第二年见种麦也不成,上百亩河滩地又都撂荒了。说来奇怪,两年之后,大口井井口突然冒出了一圈枸树——虽说只有一人来高,年年新枝绿叶却很茂盛,将井口遮得严严的,像是在保护大口井似的,又像是在提醒人们,河滩地里应该有绿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灞桥街村试图让河滩地重新焕发生机,就在大口井一路之隔的沙窝地里打了一眼小口径机井,办起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养殖场。由于设施太差,加之缺乏经验,养殖场办起后年年亏损好几万元,后来村委会决定将之承包给村民去经营。我的大儿子未经世事,不知养殖场的水是深是浅,也不顾我的反对,承包下了这个养殖场。这么一来,他妈他弟他妹子都成了他的职工;整得我这个“一头沉”干部从单位下班后也得去他的养殖场上班,晚上、节假日不取分文地帮他干了有十年。有一次为给牛割草,我竟然掉进了大口井里,差点要了老命。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这年六七月,常有菜花蛇往大口井周边的枸树丛里钻,养殖场里也多有菜花蛇出没。一天傍晚,我们卧室里一次就钻进了五条蛇。我怕蛇伤人,就用铁锨将蛇一一挑着扔进大口井里。时隔个把月,大儿子两口子回到村里给他们盖新房去了,只有我那半身不遂的老伴和小儿子两口子镇守养殖场,而我则从机关一下班就去养殖场割草、喂牛,给拴着的狼狗添点吃的。八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到牛圈拿上镰刀背上老笼,直奔大口井去割枸树的嫩枝条。在我割到亢奋时,一足踏空,一头栽进了井里头。我仰望井口,距我竟有四五米。我环顾水泥砌就的井壁,找不到一处缝缝棱棱。我见自救无望,就扯开嗓子呼喊小儿子名字。我的喊声惊动了拴在牛圈门口的大狼狗。狼狗疯了一般的狂吠声终于惊醒了我的小儿子。小儿子光着身子跑出养殖场,他跑到井边,见看不清我,就回养殖场点了根蜡。他趴在井口试图把我拽上去,却够不着我的手,只好回去搬来梯子,这才助我脱离了大口井。小儿子见我头上、胳膊上、右掌上流着鲜血,就赶紧带我去灞桥骨科医院作了包扎治疗。经医院拍片检查,腰椎骨骨裂,整得我数十天卧床不起。

几年之后,村上的河滩地,我儿子承包的养殖场都变成了西安世博园的一部分,那眼大口井也彻底地消失了。

新闻推荐

书 香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初2021届A3班 李一童

人生旅途中,书在漠漠黑暗里如一盏明灯,让我们循着悠悠书香寻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幼年,书香如糖。那时我还懵懂,只会听着...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河滩地里的大口井 □陈鑫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