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0时2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
首个百次发射用时37年
第三个百次发射仅用4年多
据了解,长征火箭首个百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百次发射用时7年多,而第三个百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反映出我国航天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
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长征火箭先后有17种型号投入使用。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本世纪初的载人飞行、圆梦奔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一系列重大跨越,成功将50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发射任意地球轨道有效载荷能力,入轨精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成功率约为96%。与前50次发射相比,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且趋于稳定。尤其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在近20年世界各国航天发射中,是连续成功发射次数最高的一年。
1970年,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300千克,到了201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分别达到了25吨级和14吨级。
目前我国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研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任务规划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芯级箭体直径9.5米级、全箭总长近百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其运载能力是现有我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5倍多。长征九号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大规格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也是是开展大规模深空探测的前提。
航天六院、四院发动机助力中国航天踏上创新路
在300次长征运载火箭发射中,总部位于西安航天产业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的火箭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了强大、可靠、稳定的“中国心”。数千台次性能可靠稳定、动力强劲的各型号发动机,助力中国航天踏上了不断创新发展的长征路。
目前,六院已经形成了常规推进剂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姿控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等产品体系。涵盖了常规运载火箭主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空间飞行器和探测器动力等应用领域,拓展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发动机和先进空间推进动力技术。嫦娥四号着陆器推进系统助力月球探测任务完美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创造了中国人民属于自己的奔月传奇;新一代运载火箭四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成功推举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火箭完成首飞;重型运载火箭三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代表的关键技术攻关稳步开展;专项工程、大机动靶标、霍尔电推进等一大批重点预研项目成果显著,满足了我国航天发展和国防装备建设对各类液体动力的需求。
十八大以来,航天六院实现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四型发动机工程应用,开展了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运载火箭动力、组合动力技术研究,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等一系列液体动力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动力以液体动力为主,但固体动力以其独有优势在制造大国重器、捍卫民族尊严、增强综合国力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是我国固体动力技术的领军者,其固体发动机在宇航运载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在航天发射中屡建功勋。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四院提供了此次发射运载工具长征一号火箭的末级发动机(第三级)。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四院研制的返回式制动发动机按指令成功点火工作,将卫星回收舱准确送回地面预定区域……
2015年9月,四院提供四级主发动机的我国首枚全固体运载火箭CZ-11号首飞成功,标志中国快速发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固体动力应用领域实现了历史性拓展。
2019年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多星”方式成功将4颗卫星准确送入顶定轨道。自首飞至今,CZ-11运载火箭已经取得了六战六捷的骄人成绩,累计将20多颗小卫星和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据悉,今年长征五号将复飞,长征十一号火箭将进行首次海上发射,这些重大发射飞行试验,固体动力都将再次亮相,展示实力。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通讯员 荣元昭
中星6C卫星成功发射
核心有效载荷全部国产化
华商报讯(记者 马虎振 通讯员 张昊)3月10日0时28分,中星6C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位于西安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该卫星提供了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及跟踪子系统等核心有效载荷及卫星平台产品。
中星6C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为中国、东南亚、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提供通信与广播业务。中星6C卫星使用的接收机全部是由西安分院研制的,这也是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通信卫星中第一次将这个重要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以前,国产接收机在卫星上是作为备份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不断缩小了和进口接收机的技术差距,在这颗卫星上全部装载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制产品。”西安分院中星6C卫星负责人王峻介绍。西安分院主管商用通信卫星研制的马伊民总监表示:“西安分院是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主力研制单位,为我国在轨和目前在研的所有通信卫星提供有效载荷产品,代表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截至2018年成功在轨应用的通信卫星已达40余颗。
新闻推荐
西安市水务系统扫黑除恶 专项斗争集中宣传周启动 呼吁全民参与 严厉打击“沙霸”
本报讯(记者闫珅)3月10日,西安市水务局在汉城湖景区举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周启动仪式,志愿者现场宣读倡议书,希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