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娜)西安交大电信学院吴朝新教授团队设计共轭配体分子实现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器件,是近年来该团队在钙钛矿电池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据悉,这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因其活性层材料具有直接带隙、吸收带隙可调且强吸收、载流子传输距离长的特点,获得了广泛关注。最新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硅基叠层电池效率分别已达23.7%和28%。目前,如何进一步提升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是钙钛矿电池面临产业应用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解决活性层和界面的缺陷复合是突破效率瓶颈和电池长期稳定性的关键。
西安交大电信学院吴朝新教授团队最近提出一种有效的功能性界面钝化技术,通过共轭配体“桥梁”,实现了更好的效果,促进了电荷在活性层和界面的传输与交换。高质量稳定的钙钛矿薄膜。最终得到了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1%、工作稳定的反型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据了解,吴朝新教授团队长期专注于反型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的成膜动力学机制研究,以及高效率钙钛矿LED器件和钙钛矿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研究,本成果是继2018年以来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之后在钙钛矿光电器件领域又一重要进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志杰)2月26日下午,阎良区举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承诺书签字仪式,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副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