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渊
2019年农历正月初五凌晨两点,在县人民医院里,母亲靠在我的臂膀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她走到另一个世界,那里再也没有病痛折磨,没有人间苦难……
母亲走之前,因为疼得厉害,医生给她打了一支止痛针,五分钟过后,母亲安详的走了,走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甚至没有什么手势,她疼爱的儿女们都陪在身边。2018年10月,我陪母亲在西安看病,检查出癌症,那一刻,我的心碎了,眼泪情不自禁流出来,母亲一辈子含辛菇苦把我养大,吃了很多苦,到了该享清福的年纪,她却撒手人寰匆匆地走了,我还没来得及尽孝啊!
得知母亲的病情后,我们一致同意瞒着母亲,尽量哄她开心,不准在母亲面前流泪,在有限的日子里,轮流守护母亲,尽最大努力让母亲度过一段快乐时光,前后不到4个月,母亲就这样匆匆的走了,给我留下无限的怀念!
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的人,“毕生勤劳留懿范,壹世俭朴传嘉风”,这是我写给母亲的挽联。母亲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姊妹7个,母亲排行第6,在那食不果腹的年月,母亲勉强上到三年级,因家里闹饥荒,便回家帮大人种地、缝补衣服,母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长大,养成了勤劳善良、节俭朴素的品格。
1979年,母亲嫁到我们家不久,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我们家分得了几亩地,离家足有3里多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母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白天,她不顾路程远近,下地一挑粪、回家一担柴;晚上,便坐在灯下纳鞋底、缝衣裳,她夜以继日的操劳着这个家庭,哺育着我们姊妹仨茁壮成长,听说当年母亲生下我刚三天就下地干活儿。
我小时候身体弱常常生病,家里离集镇远,那时候没有通公路,上街赶集得走10多里山路。有一年冬天我生病了,夜里发烧,母亲心急如焚,几乎整夜不曾合眼,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背起我向集镇走,山道弯弯,母亲走得轻快,几乎一口气就到集镇,后又坐公共汽车来到县城,为了省钱,抓完药连忙往回赶,从县城返回集镇已是晚上8点多,冬天的夜黑得早,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只有几颗稀稀落落的小星星,一条蜿蜒的小路就像一条长蛇隐隐约约延伸在大山深处,母亲晕车,她艰难地背起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往回走,走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密林里,四周隐隐绰绰,忽然“嗖”的一声从林子里窜出一个黑魆魆的东西,母亲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她坚持站稳身子,停了一停,小声说:“儿子,别怕,是只野猫!”鼓起勇气继续往回走,我在母亲的背上分明感觉到母亲“咚咚”的心跳和密密的汗珠,那天夜里10点多才走到家,母亲一下子瘫软在椅子上。
中学毕业后,我和大哥相继考上师范学校,母亲别提有多高兴啊,眼角堆满笑意,情不自禁唱起了歌谣。开学邻近,她东挪西借为我们凑够学费,然后以卖土豆、卖鸡蛋、养蚕、养猪、卖茶叶等等,穷尽赚钱的方式方法,每月给我和大哥寄来300元生活费,3年里从来没有间断过,作为一个农民家庭,母亲为了攒钱,付出了多少辛劳啊!
2001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分配到镇里一所小学教书,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调到县城工作,后又贷款在城里买了房,母亲用多年种地积攒下的钱,给我还了很大一部分贷款,给我减轻了房贷负担。2014年我有了孩子,把母亲接到县城带孙子,她非常乐意,周一到周五在县城任劳任怨的洗衣服、做饭、带孙子,周末便回家刨地、种菜、采茶,无论天晴下雨,始终闲不住,逢春茶季她甚至打着手电筒采茶,2017年村里给老家院子里安装了一盏太阳能路灯,母亲经常夜里在路灯下刨地、栽菜。邻居婶子劝她说:孩子们都大了,条件也好了,别这样拼死拼活的干,要注意身体啊!母亲说:我多干一点儿,就能给孩子们减轻负担。
再过20天,就是母亲64岁生日了,我们准备给母亲过一次特别的“生日”,然而她却没能等到这一天。母亲一生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时尚衣服,没有吃过一顿丰盛的佳肴,没有去过一次舒心的旅游,就这样匆匆的走了,给我留下永远的怀念。
新闻推荐
为了巩固"厕所革命"成效,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给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如厕环镜,未央区各街办积极组织保洁人员全面擦洗门窗、洗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