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昭
外来输入型污染对西安空气质量影响有多大?凭借自身不懈努力,西安空气质量能否“独善其身”?面对这些“棘手”问题,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副总工、高级工程师蒋楠昨天一一作答,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环境科学课。
三大污染物“把控”西安四季污染
影响西安空气质量的有哪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有啥特点?蒋楠介绍说,我们俗称的污染物是有季节性的。在春季、冬季以颗粒物PM10、PM2.5为主;臭氧在春末、夏季、秋初污染较高。PM10的来源包括自然源(土壤、花粉等)和人为源(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PM2.5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人为源主要包括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臭氧污染是指近地面的对流层臭氧,它的来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导致光化学污染,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臭氧还能造成染料褪色、照片脱色、轮胎老化等危害。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多以及城区及周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增加,近年来臭氧污染形势逐年加剧,呈现出来得早、去得晚、天数多、污染重的特点。
关中盆地如同只进不出的“垃圾袋”
关中盆地北有黄土台塬、南有秦岭横亘,西侧陇塬收口,唯一的开口就只有东北一隅,受汾渭谷地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挟制,东北风成为盆地内冬季最多的主导风向。
蒋楠说,这种南北砌墙、西边扎口的口袋型地貌,使平日静弱风时关中盆地自身的污染就不易扩散,形成污染累积。如果再碰到东北风,并且东部和东北上风向区域污染严重时,那整个关中盆地事实上就成了只进不出的“垃圾袋”,外来污染和盆地内自身的污染相叠加,导致污染越来越严重。
关中地区受地形及气候影响,空气质量与陕北和陕南相比差距极大,位于关中盆地中部最低洼处的西安、咸阳和渭南。
静风逆温让污染物累积再累积
西安常年多静风,冬季多雾。静弱风和逆温天气下易导致污染累积,使空气质量迅速恶化。
蒋楠介绍说,西安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高度仅有550米左右,环境空气容量被压缩,静弱风又无法帮助气流横向扩散,导致污染累积,加重的污染又引起边界层高度进一步降低,形成逐步加重“空气压缩”的恶性循环。
区域联防联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西安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北方向正是我国重污染多发区域。簸箕形的地形使关中盆地区域成为整个大面积污染的最后聚集地,甚至东北部区域的污染已经消退,关中地区的污染还要滞后消散。这也使关中地区的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主要影响的是细颗粒物PM2.5,另外来自西北的扬沙浮尘也会带来PM10污染的升高。
蒋楠说,关中盆地独特地形地貌决定了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气团笼罩盘桓不散,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以独善其身。气象部门研究表明,关中地区受外来输入性污染占比高达30%。区域联防联控是目前大气污染控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取得的成效也是明显的。
“怨天尤人”和“乐观主义”都是片面思维
目前存在着两种并不全面和科学的思维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地理气象等客观因素以及外来污染输入的影响,怨天尤人,不从自身找问题、补差距;另一种是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觉得只要发奋努力、攻坚克难,空气质量就能很快改善。
“实际上这两种思维都脱离了大气环境的科学与客观”,蒋楠说,分析空气污染控制和大气环境改善,就如同一个分数,分子是污染物排放,分母是扩散条件,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空气质量就是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共同运算的结果。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说到底就是污染物排放超出了环境容量。“天帮忙助力人努力”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天帮不帮忙并不由我们来决定,所以必须把人努力做到最好。
西安空气质量的改善,既取决于自身治霾措施落实,也取决于全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和汾渭平原各城市的联动施策。
“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正确认识应该是积极、耐心而理性,遵循生态规律,持之以恒,既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也不能灰心丧气。既要接受并理解在特殊不利因素影响下的短期下滑和反弹,更要坚信西安大气环境质量长期向好的大趋势。”蒋楠说。
新闻推荐
2月19日,西咸新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与人保财险西安市分公司在昆明池云汉广场举行了“警保联动”启动仪式,这标志西咸新区正...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