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蒋黛
2月22日上午,初春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暖意。在临潼区零口街办大寨村的一处农业设施用地前,区“大棚办”验收组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地块进行整改后的验收工作。“这宗地面积共20.5亩,最初是一处养殖场,2014年被一家企业租用,建设了两处厂房,分别生产装修装饰材料和家用门。”临潼区大棚办验收组干部房百里对记者说,去年年底,临潼区在进行摸排认定后,确认了其“大棚房”的性质。“仅用48小时,就对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大棚房进行了彻底整改,目前地面已经平整覆土,在经过验收后,开春就可以交还村民,进行复耕。”
记者了解到,在临潼区近期持续开展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中,各区级包抓领导每天都会收到一份《工作提示函》,其中明确全区“大棚房”问题整治进度,提示区领导对所包抓街办的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除此之外,临潼区还建立了“例会机制、通报机制、提醒督办机制、督察机制、问责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坚持每日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各街办工作汇报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每日对各街办进展情况进行倒排名,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并抄送各区级领导;对整治进展缓慢、整治不彻底的街办及相关督导组下发《提醒函》,性质严重的下发《督办函》,同时抄送各区级包抓领导;经提醒或督办仍未整改的街办,将立即移交执纪问责组进行问责,在后续整改过程中,对发现存在核查不到位、敷衍应付的,对工作不到位、没有认真查认真改等问题的街办,立即严肃问责,严肃处理;组建专项工作督察组,对全区涉及“大棚房”问题的街办开展专项督察,确保按时完成拆除整治任务。
“每天通报进度、每周排名,推动先进、问责后进。”在严格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下,临潼区大棚房整治工作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截止2月20日,全区大棚房问题累计整改完成项目59个,大棚房问题165个,面积122.86亩。全部拆除项目41个,面积105.23亩;部分拆除、整改项目18个,面积17.63亩。
“下一步,我们将对已整改到位的59个项目,协同市业务指导组立即进行实地核查验收。对未整改到位的项目,违建面积10亩以下的,按照各街办签字背书确定的整改时限,提前组织验收。违建面积10亩以上的,由区级包抓领导定期督办,每周至少到包抓点位督导检查两次,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国土临潼分局局长、区大棚办副主任赵建文表示。
新闻推荐
俯身做人工呼吸的就是交大二附院护士王玲珠华商报讯(记者李琳)2月23日中午11时50左右,在西安市五路口西北角的地铁口附近,一...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