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游客在大唐芙蓉园观赏多姿多彩的花灯。(资料图片) 记者 尚洪涛 摄
大美秦岭(资料图片) 记者 王健 摄
2月2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西安市2019“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城市绿道、秦岭保护、治污减霾、城市点亮及汉城壹号项目进展有关情况。
文化气息浓厚海外影响力足
2019“西安年·最中国”打造西安旅游金色名片
己亥年春节期间,“西安年·最中国”为各地游客献上了一场文旅的节日盛宴,也为西安创造了旅游接待的新纪录。昨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庆华向大家介绍了“西安年·最中国”活动特色、亮点及成绩。
“西安年”文化气息浓
活动持续整个正月
“截至2月22日,2019‘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已经进行了54天,策划推出的12个主题共计251项活动,已经完成208项,正在进行42项,并将于3月6日举办最后一场活动,2019西安年活动将持续整个正月。”王庆华说道。
据了解,2019“西安年·最中国”活动聚焦中国年,深挖年文化,突出西安特色文化,使文化过年、过文化年成为市民群众的共识。今年西安市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也成为一大特色亮点,而“现代唐人街”以一场独具特色的灯光秀点亮最美新年,多姿多彩的“灯会”“灯光秀”更是刷爆了朋友圈,这条“盛唐天街”成为今年现象级的旅游案例。
目前,“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还在继续,正在进行“继往开来”——重温红色记忆、“陕派民俗”春节灯会暨民俗文化大庙会、唐都上元不夜城·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等42项活动。
“西安年”海外影响力足
市民游客深度参与
2019“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大西安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2月5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播放“来西安过中国年”活动巨幅广告,摩洛哥驻华大使阿齐兹·梅库阿尔参加华人(华侨)西安新春幸福大团圆活动,邀请来自17个国家的100余名留学生参加新春大拜年活动等,使“西安年·最中国”更具国际范,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路径。
举办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2019西安市新时代民俗文化年展、陕西省十市迎新春民俗大展示、小雁塔荐福文化大庙会等系列活动,广大市民游客深度参与,亲身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尽享精彩文艺演出盛宴。先后在钟鼓楼、明城墙、曲江创意谷、大明宫、高新嘉会坊等地举办新春快闪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互动,《我和我的祖国》《送你一个长安》快闪惊艳中国年,歌声唱响大西安。
“西安年”旅游收入高
位列全国热点城市第三
“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成为西安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和示范,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展示西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IP,极大提升了西安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春节假期,西安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165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增幅高出全国22.56个百分点;旅游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40.35%,高出全国32.15个百分点,人均花费876.19元。
在2019年春节30个热点城市中,西安市旅游收入位列第三,仅次于成都、重庆。旅游人数增幅高于成都10.06个百分点,高于广州21.5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的旅游收入、增幅仅次于成都,排名第二,较去年上升一位。随着“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的持续火爆,带动了文创、酒店、餐饮等行业的蓬勃发展。
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打出“组合拳”
给你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秦岭
对专项整治后续工作跟踪督查、加快建设“数字秦岭”信息化监管平台、全年将重点开展环山路沿线整治提升、农家乐污水治理……昨日,据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党组书记邢宏锋介绍,今年将启动秦岭一千公里绿道规划建设,并通过“组合拳”,真正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
据了解,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将整合执法力量,同时按程序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刚性管控法规体系,初步实现“多规合一”,并对专项整治后续尾留工作进行台账式管理,确保形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整治成果。
在强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方面,西安市将加快建设“数字秦岭”信息化监管平台,基本实现保护区内资源环境信息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与整体评估,信息多方共享,重点工作“一张图管理”的目标。此外,全年将重点开展环山路沿线整治提升、农家乐污水治理、峪口峪道综合整治工作。
按照西安市《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要求,将组织市级责任部门和沿山区县开展秦岭植被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水生态修复。“启动秦岭一千公里绿道规划建设”,将秦岭生态修复、环境提升、绿道建设相结合,与植树增绿、美化秦岭结合,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为导向,动员各方力量,初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人居环境,加快补齐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短板。
据悉,西安市将设立非营利性质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西安市秦岭生态保护基金会”,成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院”,通过进一步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社会公众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共建共享美丽西安。
杜绝资源浪费
城市亮化将最大限度做到节能减排
2019年春节期间,西安流光溢彩的夜景,给各地游客及市民留下了最美最独特的记忆。在市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将开通西安城管微信服务号,网友发现夜景亮化方面的问题可随手拍发。
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李平伟介绍,2018年,“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和纷纷点赞。基于此,在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活动的夜景亮化美化工作中,全市对300余条道路进行了装饰性亮化,制作灯光雕塑小品80余处,全市悬挂中国结、红灯笼等造型灯饰共计2.6万余组。
“尽管夜景亮化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一些网友的意见和建议。”据李平伟介绍,夜景氛围营造按照阶段性亮化与长远期运用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活动中使用的部分灯饰将予以保留使用,对可重复性利用的雕塑小品重复使用,杜绝资源浪费。
同时,根据日常、节假日、重大活动等不同时段,确定不同的开放管控模式,在灯具的选择上坚持使用绿色环保节能型灯具,在夜景亮化项目中采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最大程度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据悉,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吸取和采纳群众、网友的建设性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提高和完善夜景亮化美化工作。“我们将聘请和优化业内知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团,并邀请部分群众共同参与夜景亮化建设工作。”李平伟说,在进一步挖掘文化精髓,打造特色突出的夜景亮化项目的同时,将开通西安城管微信服务号,网友发现夜景亮化方面的问题可随手拍发,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可反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县鸿蒋黛)2月22日下午,高新区举行主题为“生态高新首善高新”的“西安生态日”系列宣传活动。据悉,高新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