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尊德中学高三十班刘宇辰
仁义理智信是儒家文化精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要跟随时代发展,就应进行创新性的继承和发扬,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正所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身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中保持生机。互联网是如今时代生活的重要支柱,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无论电视节目还是网络都在以愈来愈快的速度刷新着人们的认识。让传统文化永不落伍的最好方式,便是紧跟潮流。在这个时代里,信息的零散化,阅读的碎片化,让我们了解知识的手段越加丰富,但同时也使我们无法以一种系统的、专业的视角掌握每一个知识,这便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既然如此,传统文化可以适当的以电视节目、网络推送、微信中的心灵鸡汤、抖音中的小视频等为载体。利用互联网的互联贯通,方便简捷,传播速度快,使用人数庞大,不受国界限制等一系列优势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全新的方式。让人们在看电视节目中,听到属于传统诗词成语的运用,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深深的敬意;让人们在刷微信的时候想起传统礼,义,孝的点点滴滴;在刷抖音的时候感受到助人为乐的一丝暖意,并付诸于实践。如此,传统文化便在今天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这方面结合发展比较成功的案例当属《中国诗词大会》。其以如今热门的综艺节目为载体,以竞赛贯穿节目始终。使观众在感慨选手的才情以及竞赛的乐趣中,体会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对选手的敬佩中,反思自身的文化缺失。诗歌,在这种平台上,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和传承。同时也掀起了一股读诗品诗的热潮,让全社会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关心及参与。
明朝思想家,学问家王夫之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历史总是呈螺旋状上升的,一成不变的事物终难以长存。真正的创新,并不要求我们随波逐流,也不是故弄玄虚,而应该把握方向,贴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发展相结合,推陈出新,这才是文化大门的正确打开方式。我相信,将传统灌入全新的文化载体中,带来的将会是更加蓬勃的发展,更加广博的传播。
巍巍华夏,传承了数千年,他厚重的文化内涵,让我辈自豪,世界惊叹。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让他流失,若秉持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火烛,便能看见一片瑰宝之地,让这样伟大的文化经久不衰。指导老师曹阳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严文辉通讯员杨波)为方便市民出行,1月31日上午西安交警公布了曲江盘道工程设计,并给出权威行车指引。由于新建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