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属于我们的春节记忆
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年代记忆。
关于春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段记忆影像。记忆里的年味儿,是这样的……
过年就像是一个“狂欢节”
家住蓝田的70后方先生说:“我印象里的中国年,四处都是红彤彤的,家里到处都贴着‘福’字。家里张罗着一大桌子好吃的,母亲老是最忙碌的,始终在灶台边蒸包子、炸丸子、炸带鱼……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过年就像是一个‘狂欢节’,全家人都围在火炉边看春晚,磕着瓜子吃着糖,妈妈在厨房做着年饭,年饭好了就放起鞭炮,吃年夜饭,吃完之后和兄弟姐妹去院子里堆雪人、滑冰,无论见到谁开口第一句话一定是‘过年好’。正月十五的时候逛庙会也是全家总动员的活动之一,舞狮舞龙、踩高跷、唱大戏,好是热闹。”
穿新衣、放鞭炮、点灯笼才是年
家住山东的80后梁先生说:“我印象里每年过年都会下雪,一到过年就跟着长辈们去走亲访友,大多能获得一把瓜子或几块糖。长辈们还会给些压岁钱,也就几个钢蹦或毛票。女孩子穿着家长给买的新衣裳,蹦蹦跳跳,喜欢的不得了。男孩子兜里装着的都是些200响或1000响的小鞭炮。常常口袋里还揣着一把摔炮,准备吓别人一跳。要是有二踢脚、穿天猴、魔术弹那就更美了,午夜的钟声一敲响,各家各户的鞭炮声都响起来了,呼吸着空气中的辛辣的硫磺味儿,还觉得挺好闻。”
大年初一终于可以穿新衣服咯
家住铜川的90后任女士说:“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过年新衣必定是早早就买好放在衣柜里的。从买回家到大年初一穿那段时间真是特别难熬,趁大人不注意,总要溜进衣柜里,翻出来偷偷试穿过把瘾。那种喜乐和满足在等待中越熬越浓,直到除夕晚上把它们搬出来放在床头,整整齐齐地从头到脚码好,这种期盼值升至巅峰。一觉恬睡之后,以最快速度穿上所有新行头,那种满足感至今难忘。”
连环“拷问”其实也很温暖
家住西安的00后陈同学说:“‘进了学生会,专业课全过,老师同学很友好,宿舍关系都不错。’每次过年面对亲戚的关切问候时就特别想一次性说完好落个清净。不过我们心里明白,大人是关心我们才会这么问,这样一想,倒也觉得挺温暖的。对于我们来说,过年期间不必写作业、做习题,也没有什么烦恼,只任由着自己沉浸到新年的喜悦中了。很多人说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但在我看来,只要和家人们在一起,有厚厚的红包,有从饺子里咬到硬币的惊喜和那些温暖‘拷问’的‘攻击’,年味儿就永远不会淡。”
新闻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破除...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