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给俄罗斯客户讲解中俄丝路创新园项目。
韩宏正在演示陶瓷透水砖的透水性能。
张振峰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施工现场交流工作。
本报记者侯燕妮见习记者姜宇航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新中心不断刷新着成长速度,带给人们目不暇接的发展变化。
西咸新区依靠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两轮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雏形初现,一座绿色生态、宜居宜业、集约高效、产城一体的现代新区强势崛起。
如今,882平方公里的西咸新区焕发勃勃生机,大西安新中心精彩纷呈,成为陕西乃至整个西部最炙手可热的“投资热土”。
这个奇迹是无数拓荒者用时间和精力铸成的,用智慧凝结成的,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信念支撑下来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触摸大西安新中心的发展脉动。
开放
讲述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科技资源统筹改革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鹏
年平均飞行10万公里
年平均见客户895位
56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在赵鹏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一箱各式各样的招商手册,为给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招商策略,他要时刻做好准备。
2014年1月,赵鹏来到沣东新城科技资源统筹改革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科统区)工作。回想当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我上到协同创新港5楼楼顶,当时那是科统区的最高处。放眼望去,人烟稀少。”那年,他们的工作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
作为陕西科技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和西咸新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科统区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推动陕西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探路的重任。
招商任务是当务之急。“我的工作不是在见客户,就是在去见客户的路上。”赵鹏笑着说。经过5年的努力,科统区已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和百强企业30余家。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科统区共引进内资42亿元、外资2788万美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0.13亿元,实现年产值70多亿元,产业生态已初具规模。
其间,由赵鹏带领的团队主导引进的项目达56个。他们将此总结成一套经验,首先是要换位思考,发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着想。其次,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在合作的契机。中俄丝路创新园项目的成功落地,就起源于赵鹏发现了俄罗斯在科技产业园区合作方面的兴趣点。之后,他随团先后5次前往俄罗斯,经过20多次的沟通、谈判,最终促成项目成功落地。
中俄丝路创新园呈现出“一园两地、两地并重”的特点,通过创新园这个平台,可将中俄两国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使两国的科研单位、科技园区、院校和企业在园区内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合作。
能亲眼见证科统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能参与到国家级战略规划落地的过程中,这一切让赵鹏感到由衷的自豪。虽然生活节奏紧张,但是他和新区共成长的初心一直未曾改变。
创新
讲述人:陕西意景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宏
2018年营业收入增加25%
建设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
获10项实用新型专利
寒冬腊月,在陕西意景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景园林)的屋顶,30多盆不同品种的蜡梅竞相吐蕊,暗香浮动,散发着春的气息。
意景园林的屋顶花园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屋顶花园里栽种了约180种不同的植物,因生长习性各异,在不同季节都会形成不同的景观。董事长韩宏介绍:“这里是公司的一个小型实验场地。哪种土壤和砖的材质轻、透水性好,哪些植物适合立体绿化使用,我们都会先在这里尝试,再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意景园林成立于2003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伴随城市绿化的转型升级,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西咸新区的成立,则为意景园林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西咸新区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意景园林积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努力做大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引领者和探索者。
通俗地讲,海绵城市就是要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并利用起来。沣西新城通过采用透水铺装、下洼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方法,把雨水集中收集起来,从而缓解水资源缺乏和城市内涝等问题。
用什么样的新材料、新技术才能实现海绵城市的功能?意景园林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我们将海绵城市建设延伸到空中,尝试营造城市的‘第五空间’——屋顶花园。为了将屋顶花园平均荷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我们不断探索、试验,总结出200多种适合于屋顶花园的植物和轻质土壤、轻质铺装材料,初步形成了北方屋顶花园设计、施工的一整套办法。”韩宏说。目前,意景园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已形成诸多技术创新,先后获得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仅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意景园林就在产业园区、学校等地做了1.5万平方米的绿色屋顶。除此之外,意景园林还致力于立体绿化建设,让爬藤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外立面,减少楼体的硬质面,增加城市绿化空间,为人们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在政府、企业的携手合作下,目前,沣西新城已经初步构建起建筑区块、道路绿化和中央雨洪系统三级雨水综合利用体系,形成完善的海绵城市生态体系。全域生态环境呈现良好面貌。
作为城市的“美容师”,意景园林在西咸新区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过程中,找到了企业的发展之路。2018年,意景园林营业收入超5亿元,年增长率约为25%,税收贡献约3000万元。
速度
讲述人: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人张振峰
6000名研究生即将入学
48栋单体建筑同时开工
3年规划落地
见到张振峰的时候,他从工地上刚回来,每天他都要去施工现场指导和解决问题。“我签的每一份文件都涉及几十、几百万元的资金,这就需要我保持谨慎、细心,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保障工程质量。”张振峰说。
5年前,西安交通大学首次喊出“二次创业”口号。2014年初,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启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整合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功能,以创新驱动新引擎的姿态,助推创新驱动战略在陕西落地生根。
项目启动后,西安交大和沣西新城管委会合作成立了西咸新区交大科技创新港发展有限公司,张振峰是参与建设的成员之一。“创新港选址渭河和新河两河之畔,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看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我们8个人组成的先遣队伍倍感责任重大。”张振峰告诉记者。
建设用地规模约5000亩、建设面积约3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0亿元,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张振峰和同事们都不敢掉以轻心。
创新港科研教育板块自2017年2月26日吹响建设号角,2017年3月25日破土动工,2017年11月20日159万平方米、48栋单体建筑全面封顶,一个集“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智慧学镇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2019年9月,这里将迎来首批学生,6000名研究生会在这里度过一段珍贵的学习、科研岁月。
“港是开放的,它具有‘吞’的能力。‘吞’即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国际高端技术,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吐’则是发挥创新港自主创新能力,将优质的创新成果与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推向社会。”张振峰向记者解释创新港的深刻内涵。
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创新港设立理学、工学、人文社科及医学4个板块,建立25个研究院,100余个研究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加强与国家主要行业、骨干企业的融合发展,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协同创新,产出颠覆性创新成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树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融合发展。
随着第一批新生的入学,各方优势资源在此加速汇聚,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港正在扬帆起航,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本栏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1月25日下午,碑林区工商联新山海源集团深入小雁塔片区慰问一线征收人员,并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棉服、运动鞋等慰问品。...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