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耿薇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航天走向国际、不断发展的40年。我们的研发领域实现了从实验卫星到实用型卫星的拓展,初步建成了导航、通信、资源、气象、海洋、环境等卫星系统,尤其是2018年建成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意义十分重大。”省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李立说。
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李立有幸赶上了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期。2007年,李立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数传系统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攻克了超远距离图像传输难题。“现在,航天科技发展迎来了开放融合的新机遇。”李立说,航天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成一体的垄断行业,开放融合必将成为大趋势。“我们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更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进航天社会化、服务广大民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李立表示。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李立说,希望我们能充分利用陕西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研发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优势,加强中小学的科普教育。一是在科研院所建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加大科普资源开放力度,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向公众开放,通过举办展览、科学体验等科普活动,全方位、多触角让普通人感受太空探索的巨大魅力。二是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选派优秀的各行业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兼职科技专家和辅导员,建立由中小学教师、科研辅导员、科研专家组成的队伍,为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提供支撑。三是完善航天科普教育体系,将空间科普教育课程纳入常规教学,借助互联网开展空间天文、地球观测等科普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新闻推荐
两会关注“三个经济”拉力凸显 飞得更高,西安迈向国际航空枢纽 陕西发展“三个经济”观察之枢纽篇(一)
空港功能区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区域。本报记者刘强摄本报记者韩承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地理中心,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