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记者15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2019年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聚焦政策性粮食库存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守住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底线。
《方案》指出,对纳入清查范围的企业粮食库存,坚持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全程留痕;突出对小麦、稻谷、玉米等重点品种,问题多发、存在隐患等重点区域,存储各级政策性粮食种类较多、规模较大、设施老化陈旧等重点企业,加大清查力度和重要问题线索核查力度。并把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贯穿大清查工作全过程,落实逐级分工负责制,对检查结果实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承储企业的主体责任,区县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
清查范围包括各类企业存储的政策性粮食,以及存储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商品粮。政策性粮食包括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国家一次性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等。清查内容包括库存粮食数量和质量。
以2019年3月25日(统计结报日)为清查时点,分准备、自查、普查、抽查、整改五个阶段,开展大清查。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2019年6月底前,将以市政府名义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交西安市粮食库存清查工作报告,同时提交全市所有承储政策性粮食企业明细到储存货位的粮食数量和质量数据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杨斌鹄)1月16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西安市现对有意向在科创板上市的科技企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培育...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