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揭晓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西安科技大学有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是王晓利教授主持完成的“煤矿柔模复合材料支护安全高回收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李崇贵教授参与完成的“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日前记者走进西安科技大学,对话王晓利教授,探秘他们十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了煤炭安全高回收开采重大技术突破的故事。
大学时萌生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想法
王晓利教授说,1977年他考上大学就接触煤矿行业。当时有的地方矿的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还有80%以上的煤炭都丢在地下。煤炭是经过上亿年形成的,如果浪费了是非常可惜,从此他就萌生了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想法。这就是他们研究的初衷。
王晓利介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很快,但是还有许多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即使是在最先进的技术下,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的回采损失仍然在10%左右。“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损失的10%采出来,虽然这是个理想化的状态,但我们在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计划未来对采空区煤矿进行复采
“煤矿柔模复合材料支护安全高回收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由王晓利教授团队与神华、潞安等单位合作,经过十余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发明了三维纺织结构柔性模板(简称柔模),研制出以柔模为增强体,矿用自密实混凝土为基体的三维纺织结构混凝土复合材料,利用该材料支护巷道、巷旁和采空区等开采空间,实现了煤炭安全高回收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
“首先,从生产过程来说,要把煤炭尽可能多地采出来,就要实行无煤柱开采。我们采用柔模混凝土复合材料,随着工作面回采,在采空区边缘浇筑一道连续密闭的混凝土墙体,将巷道保留下来,为下一个工作面服务,利用混凝土墙体置换区段煤柱,提高煤炭回采率,利用柔模混凝土复合材料,将这部分损失的煤炭更安全有效地采出来。这种技术,在高瓦斯环境应用,使开采更加安全,目前该技术正在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其次,该技术还可以将一些水下、建筑物下等难以开采的煤炭开采出来。这项技术的目的就是把能开采的煤炭尽最大可能都开采出来。”
据了解,王晓利教授团队项目技术的作用,一是将煤炭生产时损耗的10%救回,二是将复杂地层的煤炭有效开采出来,同时还计划未来对采空区的煤矿进行复采,回收采空区煤柱。
经常在矿井下全天连轴转
王晓利说,上大学时导师就带着他对煤炭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他的毕业论文也是与煤炭开采有关,从此他就开始和采煤打交道。
该研究项目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了想法,2000年以后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室里做了大量的实验,然后再去隧道试验,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有了八九成的把握后,再拿到生产现场去试验。王晓利介绍,2010年无煤柱开采技术在河北一项目成功使用,随后就在全国各地推广,目前已经在内蒙古、山西、宁夏等9个省区的54座煤矿进行推广应用。
“与煤矿打交道是一件艰苦的差事,像我们在井下经常一待就是24个小时。我们经常在井下工作,而且还要和工人的工作时间协调好。”王晓利表示,虽然他们的研究是以回收率为主体提出来的,但同时也解决了安全问题,目前无煤柱开采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更多的就是看中安全。“不仅如此,我们还将瓦斯搬到地面上之后燃烧再利用,这也是这项技术的延伸部分。”
记者任娜实习生张雨琦
新闻推荐
■记者高瑞“我十几年前来过西安,西安的历史太丰富了,有那么多文物古迹,这是别的城市不具备的优势。当时我就说过,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