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营企业专项法治体检,搭建法律服务民营企业平台,开辟服务民营企业“专家门诊”……为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昨天,西安市司法局推出十大举措。
帮助民企健全
商标专利等保护制度
以律师服务进商会为抓手,健全法律服务商会企业的长效机制。为残疾人创办的小微福利企业减免法律顾问费。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类专项法律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规范交易行为,预防融资贷款等金融风险;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等保护制度。
建立二级企业
矛盾纠纷调解团队
民营企业发展需要优质的法治环境,为此,西安市司法局将聚焦民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法律进企业”普法载体,开展法治宣传、以案释法工作,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意识。
组建市、县(区)二级律师法律服务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法治培训、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出具一份法律意见书。
设立12348热线和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民营企业“专家门诊”,安排熟悉民商事法律的律师定期坐诊,为民营企业提供键对键、面对面法律服务。
组建市、县(区)二级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团队,推进律师参与涉企领域矛盾纠纷的专业调解,减少企业讼累,提升市场主体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便利度。指导民营企业设立纠纷调解组织,开展本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放宽民企员工
法援受理条件
西安市司法局还将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包括:放宽民营企业员工法律援助受理条件,降低受理门槛。对民营企业中的残疾职工、农民工和困难员工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做到应援尽援、优援速援。优化农民工讨薪等群体性案件援助机制,倡导调解优先,引导申请人依法理性维权,协助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指导市律协加强公司法、破产清算、和解、重组等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倡导律师事务所争取破产管理人资质,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营企业参与资产优化提供精准服务。
西安市公证处将开展
相关公证服务试点
在西安市公证处设立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窗口,为民营企业跨境民商事活动中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提供公证证明;为民营企业赴外设立公司、商务考察、开展国际贸易、权利保护与救济、争端解决等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跨境贸易民营企业的需要,为其及时办理跨境交易的电子数据等证据保全公证,为民营企业跨境诉讼、仲裁提供有力证据。
西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陈松林透露:“西安市司法局还将在西安市公证处进行‘只跑一次’公证服务试点,对出生、身份、曾用名、学历、学位、职务(职称)、资格、证书(证照)、文本相符等公证事项,开展微信公证和公证书邮寄送达等服务。”尹云燕本报记者石喻涵
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陈梦扬)1月12日晚,为期5天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时尚周开幕式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汪涵、韩磊...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