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娜)2018年12月28日,央视新闻频道再次聚焦西安,中欧班列“长安号”引起央视关注。央视在报道中提到,截至2018年11月底,从西安港务区开出去的中欧班列达到1142列,是2017年的近6倍,重载率和满载率均达到了99%,均居全国第一。
中欧班列重载率和满载率不断提升
目前均达到了99%
地处内陆腹地的陕西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央视在报道中提到,陕西位于中国的大地原点、地理上的几何中心,就像一个圆的中心点一样,从这里出发到达我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直线距离最近的。利用这种区位优势,陕西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中欧班列开行的数量逐年增加。
据了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截止到2014年底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了46列,2015年达到了95列,2016年达到了151列,2017年达到了194列,截至2018年11月底,从西安港务区开出去的中欧班列达到了1142列,是2017年的近6倍,重载率和满载率均达到了99%,均居全国第一。“重载率和满载率这么高,说明了我们中欧班列的质量越来越好。”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西站新筑车站站长张义介绍,重载率是集装箱承载货物重量的指标,满载率则是集装箱空间使用效率的指标,二者数据越高,说明集装箱货物越接近饱和状态。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11月底,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开行的中欧班列,运送货物总重量约113万吨。货运量是2017年的4.9倍,货值约16.3亿美元是2017年的8.6倍,数字的背后说明中欧班列开行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高。
打通了向西开放的通道
带来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集聚
在央视报道中,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中欧班列的货品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工程机械拓展到现在的汽车、服装、快消品等全品类,真正实现了贸易互通,也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已深得沿线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与欢迎。”据了解,从2013年11月初的每月一列到现在每天三四列,中欧班列的开行,除了把本地产品销往国外,还把优质产品带到国内,打通了向西开放的通道,带来的是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集聚,一大批企业选择在西安落户。
一家物流公司进出口负责人表示:“原有的海运方式,货物到达欧洲市场大概需要40到50天。现在通过中欧班列14天到18天就可以到达欧洲市场,这对企业来说是时效与经济的双赢。”
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集散辐射全国门户强势凸显
“过去,从俄罗斯进口粮油要先乘火车,再乘船到连云港,绕一大圈才能到西安,一趟下来需要花费两个月时间。”西安市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有了‘长安号’,粮油从装车到抵港只用7天。”从“月”到“日”,丝路上的时光刻度,被“长安号”重新定义。
“长安号”港埠内,集装箱入铁路口岸,信息比对、货权交接仅需20秒;海关、检验检疫、铁路公司等部门无缝衔接;推出“舱单归并”模式,同类商品整合报关,降低企业95%通关费用。
俄罗斯木材、格鲁吉亚红酒、哈萨克斯坦蜂蜜、乌兹别克斯坦绿豆,甘肃、宁夏、山东等15省份的机电装备、衣帽服饰集聚西安,转运全国。
“我们创新推出‘对接市场,一企一线’运营模式。”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介绍,在政府主导下,引入招商局、大陆桥、陆港集团3家强有力的市场主体,由其挖掘市场、承包线路、保障货源。2018年“长安号”来去无空箱,重载率达99%。货运量、重载率、实际开行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2018年前11个月陕西省进出口总值3215.5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列同期全国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陕西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和枢纽作用正强势凸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曌琼见习记者张校峰实习生韩睿哲)近日,在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老寨村西组重度肢体残疾人吴继科家中,家庭医生签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