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饮料远不比现在花样多。印象中,父亲有一次去北京出差,带回一瓶可口可乐。透明的弧形玻璃瓶,里面是深棕色的液体。我一直舍不得喝,直到过年才拿出来,全家人一人喝了一小口,刚入口就有很特别的味道。那种感觉,我现在都还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洋货。”12月26日,家住太白小区的张熙珍指着“波澜壮阔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中的一幅可口可乐照片对记者说。
张熙珍还记得,那时候的可口可乐卖得可不便宜。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瓶可口可乐2元,而她一个月的工资是400元。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进口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经理邓韶华介绍,1978年12月18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第二天,可口可乐公司就在美国宣布抢滩中国大陆市场。邓韶华指着一幅老照片说:“你看,这是1979年1月,第一批3000箱可口可乐从中国香港出发,通过火车运往北京和广州,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运往中国大陆市场的外国消费品。”
1984年,一幅题为“中国新面孔”的照片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照片上,一位中国小伙子手持可口可乐,站在长城上。杂志撰文指出,此时的中国开始融入世界,有了崭新的面貌。但老陕们喝上在“自家门口”生产的可口可乐,已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1994年10月2日,在西安市北郊凤城二路,一场奠基仪式拉开了可口可乐在西北地区建厂的序幕。第一批员工冀碧茹回忆,当时,她每天都要乘坐18路公交车,经过一大片荒地到凤城二路的厂子上班。
1995年9月16日,陕西省第一瓶可口可乐被生产出来。冀碧茹透露:“开业前,当时未央大道的祥发大厦墙面上设置了一个巨幅的可口可乐广告,但一直被一块红布遮挡着,可是吊足了老百姓的胃口。开业当天,红布撤下,广告上面写着‘西安,您的可口可乐来了’轰动一时。”
“由于当时产品供不应求,经销商们每天都在厂门口排着长队。不仅车多,人也多,结算部门的同事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冀碧茹笑着说,“那时候可口可乐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很洋气的饮料,所以我们在可口可乐上班,说出去也很有面子。”
如今,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的汽水生产线已经由最初的1条增加到了5条,年产能约6000万箱。对于老百姓而言,可口可乐也由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通消费品。
本报记者刘居星石喻涵
40年改革开放故事——寻找故事中的你
新闻推荐
每到岁末数着日子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很多人对于小时候过年的夜市和庙会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大多数人现在还保留着喜欢逛夜市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