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因其外形像鸡的眼睛而得名。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病院耿松梅教授介绍,“鸡眼”其实就是足部外层皮肤因摩擦、受压,引发局部皮肤角质增生,并不断向里推进,呈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局部受压时,角质栓尖端会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一般好发于足底、趾间、趾背和小趾外侧等容易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
“鸡眼”偏爱些人?
耿松梅教授称,“鸡眼”喜欢那些明知鞋子不合脚还非要穿的人;长时间站立和走路多的人;先天足骨畸形的人足部更易受到挤压、摩擦,因此患有先天足骨畸形的人也容易患有鸡眼;超重和患有糖尿病也是鸡眼的高危人群。
得了“鸡眼”怎么办?
耿松梅教授说,因“鸡眼”的形成跟摩擦和挤压有关,因此,不幸患了“鸡眼”,首要办法就是去除诱发鸡眼的外部因素,例如:尽量穿宽松柔软的鞋子和棉质袜子,穿鞋的时候最好垫一块厚鞋垫,在受压的相应部位剪一个洞,把鸡眼周围的部分垫高,让鸡眼“腾空”,减轻对受伤部位的压迫、摩擦。如果是脚趾之间的挤压产生的鸡眼,可以用棉球或硅胶垫将两个脚趾分开。有先天足骨畸形的人建议穿由足踝专科医师推荐的矫正鞋垫。
另外就是使用一些腐蚀性的药膏,如40%水杨酸、40%尿素乳膏、12%乳酸乳膏。建议患者尽可能的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
药物治疗“鸡眼”注意事项
耿松梅教授提醒,用药前,需要先明确是不是“鸡眼”,长在脚板上的不仅只有“鸡眼”,还有跖疣和胼胝,它们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如果分不清楚,建议还是先皮肤科就诊;如果患有糖尿病,建议不要使用;还要注意角质层的层次,一旦嫩肉露出就要停止,防止烧灼过度引起损伤和感染。同时注意不要自行用刀剪去除茧子或鸡眼,避免流血继发感染。
此外,“鸡眼”还可物理治疗,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有的可能得治疗多次。
最后就是手术治疗,耿教授称,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屡发感染者,在炎症消退后可行手术切除。
耿松梅教授强调,鸡眼的防治,去除局部摩擦和压力因素是关键!记者 郑亚雷 成英 通讯员 孔淑贞 傅媛馨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10时许,西安地铁四号线开通试运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生代表、建设单位代表等乘坐首列车“尝鲜”。据悉,西...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