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陕西省开始在西安发展建设中国大型国际陆港,打造特大商贸物流新城和全球商贸物流中心。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内陆港口岸和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新格局。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同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竣工。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两大基石,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保税物流中心的建成,标志着西安国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初步具备,西安的城市功能也更加完善。
2010年11月,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省委、省政府在高标准、高效率推进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设立西安综合保税区的研究和探索。2011年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西安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6.17平方公里。西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封关运营和规模最大的综合保税区。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成立,对于西安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促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西安的经济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度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商品展览展示、检验检测、口岸物流等功能。它整合了海关所有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是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西安综合保税区借助保税物流及口岸功能,实现沿海港口服务功能内移、就地办单,充分展现以现代商贸物流为特色,以区港联动为内核,以海铁、公路等多式联运为路径的大型内陆港口。
2017年5月25日,西安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验收,极大地提升了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西安港”系列物流平台的建设运营层次,有利于陕西省和西安市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质资源,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西安综合保税区是西安实现内陆地区国际化和现代化,提升物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陕西省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创新之举。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型陆港和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通过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和西部霍尔果斯及中亚地区国家口岸的合作,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大物流新格局。西安综合保税区使西安有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字招牌,是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也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奠定了基础。(执笔:郭文)
新闻推荐
西安市开展控烟专项执法监督检查 20家单位控烟不力受罚 共罚款18000元
本报讯(记者王燕)12月12日到14日,西安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为期3天的控制吸烟专项执法监督检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