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
网络、媒介越发活跃,也让很多本处于边缘的“绝望”萌生出希望的“嫩芽”;再辅之以慈善事业、公共意识的滋养,像“拯救巴掌宝宝”一样的暖心故事还将继续上演。
这两日,“巴掌宝宝”小清媱牵动着千万网友的心。伴随着“我们视频”的直播以及“请为陕AN3X05救护车让行!”的刷屏,小清媱于前夜11时45分顺利抵达北京医院。
9月10日,因羊水早破而极早早产的小清媱在河南南阳出生,体重仅有800多克,一斤半多点、巴掌大。出生后她就一直躺在保温箱中,直到满月后的10月17日,妈妈才第一次清楚地见到她,妈妈说她像只小老鼠。
因肺部感染等病情严重,12月13日下午,一辆从西安赶来的专业救护车,将小清媱从郑州送往北京。
这一路,是小清媱的求生之路,也是热心组织、热心人士的“护航之路”。
在庞大的营救队伍里,有雷霆出击的交警。699公里路程,横跨河南、河北、北京,三省市交警接力护送。“河北高速交警”甚至连发47条微博,实时提醒周围车辆注意避让。
有训练有素的医生和护士,在距离北京60公里的时候,小清媱突然心率下降。开箱、按压、给药、注射,三位医护人员分工合作,在她柔弱的身体上做心肺复苏,小清媱转危为安。
有全程协助的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从讨论运送方案到联系承运车辆再到一路护送、垫付住院费用,有他们在,小清媱和她的父母就有了仰赖的后方。
当然,还有或慷慨捐赠或暖心鼓励的诸多网友。昨天一天之内,小清媱的故事得到了4575万次阅读;截至13日23时,数家众筹平台上关于小清媱的筹款已达45万。对了,别忘了那个看了直播特地赶来医院悄悄塞钱的“北京的哥”。
我们常常埋怨网络“围观”的嘈杂,但小清媱以其幼小的生命,掀开了网络中最温情的一个面向。这温情,出于对幼小最本能的同情,也出于对生命最真诚的守护。
“巴掌宝宝进京记”,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信息高速流动的积极价值,政府、机构、平台、媒体、个人,在信息的迅速共享和互联互通当中,化散为整,为了一致目标达成了默契的协作。
这是网络的力量,也是人心的力量。网络、媒介越发活跃,也让很多本处于边缘的“绝望”萌生出希望的“嫩芽”;再辅之以慈善事业、公共意识的滋养,像“拯救巴掌宝宝”一样的暖心故事还将继续上演。
所以,技术和人心是社会进步的两面。就像昨天被热议的那块“屏幕”一样,技术的确不可能改变一切,却也把之前铁板一块的现实扯开了一道裂痕,有了这道裂痕,光才能透进来;光透进来了,人心才能暖。
希望有了阳光照耀的小清媱,能够顽强生长。
□思凝(媒体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雪凤记者李勇军)来自西安阳光售房网的数据显示,四季度开始,西安住宅成交量就不断攀升,10月住宅成交123万平方米,11月...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